当前位置: 首页  >  

在共和国成立那一年

发布时间:2019-06-24  来源:邓伟志网页

放大

缩小

  仲春,欢庆南京解放           

  “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这是淮海战役结束后,在我们家乡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大标语。           

  三个多月之后,报上刊出了《南京解放》四个大字的通栏标题。那时我根本不懂什么字号不字号,只知道很大很大就是了,好像今天的“两会”报道也没有用过那么大的字号。看了让人心花怒放。南京是民国的首都,用我们当时流行的语言来讲,是蒋介石的“老巢”。我们儿童虽然不懂多少政治,但是也知道南京解放的意义是很大的。加之,1949年时的萧县行政区划属江苏。因此,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县政府组织全县热烈庆祝。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淮海战役整个过程中,我们萧县可以说是村村都住野战军,有刘邓二野的,也有陈粟三野的。淮海战役结束后,我们萧县就看不见解放军了,只留一个很小的野战医院,住着几十位“挂彩”的伤员。因为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医院同县政府关系比较紧张。可是,在欢庆南京解放的祝捷大会上,两方面互相感谢,互相致敬,关系大为好转。后来从大人的口气里知道,南京的解放鼓起了大家的斗志,增强了大家的信心。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了,单位之间的小矛盾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祝捷大会上领导和各界代表的讲话,包括我们学生代表讲话的具体内容,我都记不清楚了。只是有一位农民的讲话,我一听就能记住,一记住就是60年不会忘记。他把蒋管区同解放区作了个对比。他讲在蒋管区如何受剥削,受压迫,日子过得如何艰难时,说他自己是个穷光蛋。他说:“你们知道我们穷光蛋娶媳妇是怎样娶的吗?我们是‘头一天吃的麦子面,第二天吃的地瓜蛋(又称甘薯、红薯、白薯、山芋),第三天吃的瞪眼看。穷光蛋饿倒了,花媳妇饿跑了。’”他讲完以后,台下有的笑,有的哭。笑,大概是笑他讲得生动;哭,可能是同他有相类似的经历。         

  在开完庆祝南京解放的大会几天以后,县长朱玉林伯伯在路上看见我,便拉着我的手,来家里对母亲说:“听说,胖孩(指我邓伟志)的大舅——翰民同志率领金陵支队已经进了南京,为南京立了大功。……”什么叫“金陵支队”?母亲压根就没听说过。便问朱伯伯:金陵支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朱伯伯就跟母亲从头说起:“翰民同志是我的老首长。在叶剑英部队里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红十五军师长,抗战时在新四军当旅长,豫东战役(我当时误认为是‘越冬’,因为我们家乡把有些农作物叫‘越冬作物’)后,在开封办建国学院,为建国准备文化干部。1949年3月,建国学院的大部分学员编入由宋任穷领导的金陵支队,准备接管南京文化界。翰民同志任四大队副大队长。”接着朱伯伯又说,是他的一位亲戚也在金陵支队,因病回乡告诉他的。金陵支队从合肥赶往南京的路上,在全椒接到了南京解放的捷报,因此南京解放后一两天,翰民同志一个人先去南京。4月底,再从南京过来接金陵支队,投入了接管南京的工作。——顺便说一句,有部电影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把1949年春的金陵支队移植到抗战胜利之后,是不符合史实的。         

  知道大舅进南京的喜讯后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母亲便带着我去纵瓦房給外爷爷和姥姥报喜。到了姥姥家,见刘窑的大表舅(著名雕塑家刘开渠的哥哥) 也在外爷家里。他也是来报喜的。信息来源是一个,也是朱伯伯的那位回乡治病的亲戚告诉他的。他们说起大舅在南京第一师范读书时成绩优异的情况。外爷爷乐呵呵的,命我拿砚台磨墨,他在浅黄色的毛边纸上写了首“庆祝南京解放”旧体诗。    

作者:邓伟志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