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工作推进情况
“基层组织建设”是2019年民进全会的工作重点,民进江苏省委在《民进中央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工作方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有作为”的主要目标,立足江苏实际,不断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为着力点,努力夯实全省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增强组织凝聚力。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在《民进中央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工作方案》下发后,民进省委通过召开省委主委会议、常委会议以及全省地方组织专职副主委会议等,多次开展研究讨论,制定我省主题年工作方案。去年底,经民进江苏省十届五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制定并下发了《2019年民进江苏省委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工作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2019年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对地方组织以及基层组织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和规范。在方案中还强调了地方组织主委为本地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以及指导本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工作;省委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贯彻落实《民进江苏省委主委、副主委工作职责》《民进江苏省委主委、副主委分工》《民进江苏省委领导下基层试行办法》,深入基层组织调研,指导主题年工作;民进省委和我省地方组织的组织部门切实担负起专职责任。在《2019年民进江苏省委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工作方案》下发后,全省各市也据此制定了本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方案,对主题年工作提出了适应当地实际的具体举措。与此同时,年初省委又将《民进中央2018—2022年组织建设规划》转发给全省各市,要求各市认真组织学习,吃透精神,切实予以贯彻落实。
二、务实走访调研,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省直会员是省委履行职能的主力军,特别是在省委各专门工作委员会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会员们个体作用发挥很大,但作为基层组织,在其所在单位发挥整体作用还需要加强。因此,民进省委将走访省直基层组织和会员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省委专职副主委带领省委组织处和省直工委办公室对省直基层组织进行逐一走访。走访活动以“务实”为立足点,每到一地,与会员以及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领导座谈交流,对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举措进行形势分析和政策宣传,同时呼吁中共基层党组织为民进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并在民进的组织发展及会员的个人成长方面予以关心。走访活动受到基层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会员们也深受鼓舞,也收到了切实的成效。在座谈交流中,不少单位中共党组织领导当场就做了单位党外人才的使用分析,并表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某高校为了接待我会走访工作,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学校所有院系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在内的统战工作座谈会;有的单位则将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直接推荐给民进;有的单位在走访后,我们在组织发展中曾经存在的一些障碍立即消除,对发展对象的考察材料立即寄给我们,效果十分明显。另一方面,走基层活动对基层组织自身工作的开展也是一次检查和督促。各基层组织通过接待走基层活动,对基层组织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思考,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走基层活动发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和信息线索,为实现组织建设和职能履行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打下基础。走访期间,还积极帮助基层组织设计有助于扩大影响力的基层活动主题,指导基层组织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履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职能,受到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欢迎。上半年,民进江苏省委还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有关精神以及我省政协系统开展的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联系群众的“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对会员中的企业家进行走访,宣传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政策,鼓励他们创新创优、奋力拼搏、共克时艰,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三、引领建设“民进会员之家”,让民进基层组织化无形为有形
为了发挥会员的主体作用,增强基层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强化履职载体、延伸履职触角、拓宽履职渠道,民进省委号召全省各级组织加强“民进会员之家”建设,并纳入2019年度省委对各设区市委、县级市(区)委机关的目标考核。为了规范并丰富各地“民进会员之家”的布置,省委还设计制作了统一的“民进会员之家”铜牌,整理了珍贵的会史照片和会史宣传资料,提供给各地布置。在省委的大力倡导下,全省各地的“民进会员之家”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基层实现了组织活动场所从无到有的转变,全省已经有近100个基层组织的“民进会员之家”挂牌,其中,民进宿迁市委全部27个基层组织均建立了“民进会员之家”并投入使用。各地建成的“民进会员之家”在设计风格、功能布局等方面处处体现了民进人的大爱和文化底蕴,展示了各地经济社会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民进传统教育的新阵地,多党合作、历史教育的新载体,会员学习培训的新基地和交流联谊的新平台。
四、持续推广“虚拟机关”建设,有效提高基层组织履职能力
针对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没有或缺少机关专职干部的现状,民进省委将“虚拟机关”这一江苏创新工作模式向全省进行推广,并纳入对市级组织的年度考核工作。2018年“虚拟机关”全省试点工作受到地方中共党委统战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的地方统战部作为统战系统民主党派特色工作项目进行培养选送,有的地方常委统战部长高度评价民进“虚拟机关”是思想观念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值得各个民主党派去推广,值得统战各条口都学习,是一个践行“让统战对象,变成统战力量”很好的举措。在各地“虚拟机关”成立大会上,出现了诸如临时受伤杵着双拐来应聘“虚拟机关”干部等动人事迹。可见,“虚拟机关”成立仪式启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凝聚力量、增强组织观念、激发会员荣誉感、责任感、增进共识的过程。各地第一批试点单位“虚拟机关”建立后,在自身建设和履职中显现出积极成效,受到中央、地方统战系统及会内外媒体的广泛聚焦和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今年省委继续巩固2018年“虚拟机关”试点单位取得的开局成果,推动在这些基层组织率先挂牌建立“民进会员之家”,与此同时,又在全省推进新的一批“虚拟机关”试点单位,一些没有进入试点单位的基层组织也纷纷要求自行建立试行。事实证明,“虚拟机关”把会员们想做事的热情调动了起来,把会员们做成事的平台搭建了起来。
五、以区为单位建立基层组织,提升基层组织参与政党协商能力
近年来我省撤县设区工作已经基本到位,给包括我会在内的广大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带来了很大空间。中共党委和行政形成了省、市、区完备的领导体系,统战部门的工作自上而下也形成了完整的层级体系。进入新时代,我省各地中共区委对多党合作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并将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工作将统一战线工作纳入中共区委工作整体布局。而我会传统的基层组织往往是以单位或行业、专业领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有的区虽有名称上的基层组织存在,但实际对该区范围的民进工作并没有发挥一级组织的统领作用,与中共区委、统战部、区政协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使得基层组织很难实际参与到中共区委政党协商中去,也不利于基层人才的政治安排。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参政党基层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江苏自2018年在全省展开调研摸底,2019年号召全省按照中共区委领导工作的范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对全区基层组织、会员资源整合,成立规模更大、人数更多的区基层委员会、总支,主动纳入到中共区委统一战线和政党协商工作的范围中去,并在区基层委员会、总支成立“虚拟机关”。目前,宿迁、常州等市已经全部整合到位,进入完善自身运行机制、深化与中共区委工作对接阶段。
六、加强基层组织工作理论研究和经验宣传,促进基层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广泛发动全省各级组织踊跃参与民进中央、民进省委理论研究课题的招标活动,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课题之一,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去年各市围绕民进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展开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今年我省有关课题组中标民进中央“民进基层组织与中共基层组织的比较研究”课题,我们还结合我省实际,就“民主党派设区市委建立区级基层组织的实践与思考”“新时代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履职能力的方法与路径”等课题进行全省招标研究,现已请专家评出了中标单位。我们将通过这些研究,发挥理论研究成果作用,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为了更好地总结各地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特色亮点和会员的卓越成绩,推动各地组织之间、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民进省委组织处和宣传处大力配合,今年在“江苏民进”公众号中,新开辟了“基层”“星光”等栏目,持续推送相关文章,反响热烈。
此外,我们还尝试组建了新会员支部,并在加强对直属泰州总支的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的调整和探索。
(节选自江苏省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中期推进会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