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魏绪涛:推进在校大学生自觉参与政治协商工作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民进黑龙江省委会

放大

缩小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各阶层参与政治协商工作的机会与能力很不平衡,在校大学生更成为被各级人民政协会议“整体性地忽略”的一个群体。这有悖于人民政协的宗旨,也不符合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校大学生被人民政协“整体性地忽略”的原因及其弊端,进而探讨了推进在校大学生自觉参与政治协商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在校大学生;自觉参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政协”)成立70年来,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机构体系,并按照制度性的规定与安排,按时召开会议,商讨急需解决的社会重大问题,为执政者提供应对之策,同时也为各阶层人民融入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但毋庸讳言,在政协制度下,各阶层参加政治生活的机会与能力并不平衡,有些群体几乎被各级政协“整体性地忽略”了[1]。在校大学生便是这样一个群体,从中央到地方,“基本没有在校大学生成为政协委员。”[1]这应该是新时代人民政协亟待改善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在校大学生通过政协实现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在我国,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在校大学生显然是这个联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可见,政协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现政治参与的平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已然开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动员民众和整合社会力量势在必行。如何通过自身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有效运作,把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为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人民政协必须回答的崭新时代课题。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人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切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广大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都要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给予青年更多机会,更好发挥青年作用。

  在校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作为中国现代诗开端的的“五四”运动,就发轫于北平在校大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一次游行请愿。而伟大的“五四精神”,指的正是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与担当。“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3]这是来自当时正在访华并目睹了五四运动全过程的美国著名学者杜威由衷的惊叹和赞美!

  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是高学历的代名词,更代表着整个社会的一种崇高的期望。政治参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需要。由于年龄及生理的成熟,多数在校大学生都着强烈的参政愿望。但大学生仍处于学习成长阶段,需要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了解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不是简单地依靠校园理论学习和一般的思政工作可以奏效的。人民政协作为统战组织、专门协商机构和人民民主实现方式,如果可以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创造条件帮助广大在校生适当参与并体验政治工作,了解当代中国国情,掌握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就可望帮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进一步升华到理想信念层次。

  二、在校大学生被人民政协“无视”的原因分析

  尽管在校大学生通过政协实现政治参与是如此有意义的事,尽管总体看来目前各校学生普遍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参政议政热情,但在现实中却体现为:缺乏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参与度不高,时间不长,视野存在局限性,政绩效果不大等。

  就政协层面而言,在校大学生参政议政的问题,除去刚刚谈到的基本没有人成为政协委员,换言之,就是其“在成为政协委员这一途径受到极大阻滞”[1]外,在校大学生想联系政协委员也殊为不易。

  究其原因,前者应属思想观念问题。如前说述,简单地依靠校园理论学习和一般的思政工作并不能保证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和获取足够的参政议政能力。但在多数高校,囿于“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之类的传统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极少普及参政议政意识和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思想观念,各级管理者则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的民主政治建设,更不用说创造条件让学生自觉涉足校外广阔的参政议政舞台(不仅是政协,还包括人大、职代会、听证会等)了。诚然,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4]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入小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在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父母的话,认为来学校只是学习,接受教育,权力意识淡薄,甚至不认为自己有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权力或能力。

  至于后者,应是制度性问题,毕竟我国大部分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并不利于大学生参政。具体表现为:[1]

  1.政协委员数量的有限性。政协委员人数“稀少”,难以保障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经常与其互相交流意见、信息。

  2.政协委员身份的多重性。不少的政协委员除了代表某些人群献计献策以外,还承担着非常繁重的现实工作。这就增加了政协委员联系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选民的难度;

  3.政协委员信息的隐秘性。政协委员自身的各种信息缺乏正规的公布,即使有部分大学生想要主动联系政协委员,也会因没有联系方式而却步。

  三、在校大学生被人民政协“无视”的弊端

  1.造成政治上的不平等局面,影响大学生的对政治系统的支持。

  虽然从年龄看,在校大学生群体已是独立的公民,且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强烈参政愿望,但却基本无法通过现实的正常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必然会对政治制度正义性的怀疑,减少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国家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过程等方面的理解、支持和追随。

  2.剥夺大学生认知政治的机会,阻碍其政治素质的提高。一个人想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各种现实的参政机会,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校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正规政治参与渠道,其政治素质长期停留在复杂、空洞的理论世界,势必会阻碍其政治素质的提升。

  3.引发非制度的政治参与行为,威胁社会稳定。为数众多的中国大学生被隔绝于政治世界之外,空有满腔参政议政的合法诉求却无从施展,于是就很容易跑到制度以外去寻求释放不断堆积“政治欲望”的出口。结果很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四、推进在校大学生参与政治协商工作的路径

  不同时代,根据不同实践,对人民政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适应时代需要,加强与改进政协工作,始终是人民政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新方位、新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明确阐明了新时代的人民政协已进入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发展时期,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开始进入要质量、要效益的阶段。这就要求各级政协解放思想,不忘初心,花大气力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为此,必须彻底改变各级政协“整体性地忽略”在校大学生参政议政诉求的不正常现象。具体建议路径如下:

  1.加强干部思想建设,倡导工作理念更新。引导各级政协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主动纠正对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存在的某些偏见,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学会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人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更要相信在校大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牢牢把握历史新方位和时代新特点,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

  2.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内容。所谓“课程思政”,简言之,就是让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所强调的那样,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建设,除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外,还要有针对性地以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政协的工作流程,并提升其政治素质,确保其未来行使参政议政权力的效果。

  3.完善保障制度建设,疏通参政议政渠道。在校大学生的参政议政途径受阻既然是制度性问题,则解决办法必然体现为制度方面的改革。建议各级政协尽快淘汰阻碍优秀在校大学生成为政协委员的“条条框框”,并制定有效的保障制度,以确保大学生政协委员参与重大决策事件、重大听证事件的权力,让他们真正参与各级各类决策,并提出个人意见。同时,要鼓励这些大学生政协委员成为所在学校的“播种机”、“宣传员”、“联络员”,为他们联络在校大学生提供便利,以吸纳尽可能多的后者踊跃地参与到各级政协工作中来。要通过学校、政府的有效沟通,鼓励大学生自觉走出“象牙塔”,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接触社会,提高个人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参政议政做出实质贡献的学生,可从学分、奖学金、评优、发展党员等方面进行激励。

  4.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探索“电子政协”模式。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政治参与的方式更加宽广、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的公开透明化、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更加的活跃,可以在高校大学生到政府之间搭建了一座相互认知的畅行渠道,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反映其政治意愿与诉求,从而改进民主参与程序,提高民主在高校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好的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使高校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

  就政协层面而言,“电子政协”可谓“互联网+”时代一项伟大的创造。其特点是通过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扩大协商范围,丰富协商形式,拓展协商渠道,加强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群众与决策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各方面更加深刻理解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发挥增进团结、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汪洋主席高度重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工作,全国政协还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次开展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达到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效果,在全国政协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和示范引领作用。

  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要履行好新时代的新使命、新任务,就必须勇于与时俱进,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最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主体参与到民主政治的建设中来,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不断提高协商实效。

  五、结束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2]。而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做好新时代的政协答卷,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把广大在校大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把美好的青春汇入祖国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雪彦.制度化形式下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滞阻与危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4):102-104

  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www.chinanews.com/gn/2019/05-02/8

  3.张晨.五四:那一天,这百年[N].《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3日第4版

  4.管家佳.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研究[MP].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3):21

  (作者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

作者:魏绪涛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