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范娟:建设“政协云”,助力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民进浙江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近年来,省政协立足新时代,着力打造“政协云”,借助“互联网+政协”,为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探索了新路径。本文从“建设‘政协云’是新时代的需要,建设‘政协云’的几个重要路径,建设‘政协云’的重大政治意义。”三个层面阐述建设“政协云”,助力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

  【关键词】政协云委员履职协商民主重要路径政治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委员来研究人民政协的工作创新,十九大报告中,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再次被提及。早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政协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浙江省政协以此为指引,启动建设政协网络移动议政平台,旨在拓展委员履职渠道,保证委员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的参与度,让委员通过手机网络就可以了解政协动态、新闻信息、参与专题议政和讨论,让手机端APP成为委员、机关人员身边的小秘书,让政协组织逐步将线下的视察调研、会议活动、提案交流、学习培训等参政议政职能同步到线上,丰富委员的履职形式。

  一、建设“政协云”是新时代的需要

  (一)新时代政协工作的需求

  当前,国家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政协工作在此背景下,面临创新工作模式的挑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机关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多达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1.2亿以上,网络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公共话题发酵的最大空间、社会热点问题的最大集散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民意在网上,政协工作也要做到网上去。借助“互联网+政协”平台,把网络空间的真知灼见、鲜活民情,通过政协客观、准确地反映给党委政府,将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和身边的困难,通过政协委员在政协云上提交微建议,提供微咨询,开展微协商,实施微监督,对接党委政府的微建设、微服务,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持续参与民主的权利,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微需求、微困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浙江省政协利用网络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工作创新,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委员履职积极性,不断提高协商实效,努力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二)新技术跨越发展的结果

  当今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工作生活方式,塑造全新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治理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云平台、大数据、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对政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习惯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政协委员对机关信息的交互诉求也同样在发生着转变,尤其随着近几年移动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大家靠移动终端实现信息的交互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政协机关必须重视这些转变,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委员的履职积极性。

  2019年4月28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指导下,省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集团、中国铁塔公司在杭州举行“5G+”行动联合发布会,聚力共推5G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赋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会上,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要打造5G“第一城”。5G是一个跨时代的产物,将极大影响与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三)政协委员高效履职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移动互联的深入发展,提升了沟通效率。从前习惯在会议室议政协商的政协委员们顺应变化,在会议室外、生活中,利用微信、微博、政协议政客户端,开启“政协履职新平台”模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委员们也期待籍由技术的创新将沟通和信息交互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高效。

  如何更好地组织委员进行履职、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成为当前省政协创新研究的着眼点。我们将通过在线移动交互、网上视频的模式,打造网上议政平台和远程协商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委员在视察调研时手机端图文视频直播、会议活动的便捷统计和分析、提案交流的及时反馈及沟通、构建移动端学习培训知识库等。

  二、建设“政协云”的几个重要路径

  (一)打造移动平台,提高委员履职效能

  当前省政协网络移动议政平台已经登陆的委员和机关人员占比超过七成,通过安全授权访问控制机制,合法用户登陆平台可进行通讯录智能查询、移动政协动态速递、专题活动参与、讨论功能,新增加会议组织签到、实时统计到会人数,穿透查询功能,让会议的统计和分析一目了然,未来借助与远程协商视频系统的对接,还可以实现在移动端获取视察调研信息、实现委员在移动端培训学习等功能。

  已建设的在线通讯录功能受到委员和机关人员的热捧,这个功能可替代传统的纸质通讯录,让人员查询变得很便捷,同时支持模糊信息找人,效率高、检索快,通过预设定的安全机制,短信身份验证功能,可保证通讯录查询的安全,杜绝安全隐患,需要时打开手机终端随时查询,一键拨号、一键发信息,让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高效便捷。

  移动政协动态功能是通过手机网络来推送讯息,具有时效快、内容丰富的特点,网络平台支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的推送,且不受跨运营商网络的影响,网络平台走的是网络通道,这比以往短信通道传递的信息更多,且不存在延迟和发送不到的问题。

  专题信息模块现在已将今年专题相关的资料推送到手机终端上,便于委员了解专题内容,同时还开通有专题活动参与入口,委员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活动参与,对专题内容和讨论的话题,进行回复留言,极大了方便了委员的参与方式,提高了委员履职热情,同时专题中还有收藏功能,委员可以针对关心的专题进行收藏,便于以后整理成文档或学习和查阅。

  会议参会人员统计功能,立足实质会议应用,考虑到小组会、日常会议人员信息报送和统计的需要,结合人机智能交互,可自动扫码签到并收集数据,也可以由小组秘书采集签到信息,并自动按预设条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供领导查看,结合考评办法,还可以在年终自动生成委员履职考核表,提供可靠、准确的委员履职信息,对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制度规范,创新委员履职方式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架构的重要一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推动“互联网+政协”建设,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增进共识的重要作用。

  在平台应用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些委员不够重视,这除了需要在内容及功能构建上更有吸引力外,还需要在制度上鼓励委员通过移动平台进行发言,建设委员网络履职情况通报制度,强化网络协商活动的交流互动,并可适当考虑将此作为委员履职评优的依据,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提高履职成效,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促使网络履职更加规范有序。

  (三)跟进技术创新,完善协商议政形式

  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在社会治理难点与民生领域痛点之间架起了新桥梁,不仅扩大了协商范围、拓展协商渠道,也增强了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与决策部门的沟通,调动广大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创造性。

  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政协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利用技术创新的手段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推向前进,未来可在移动端结合视频压缩、人工智能技术,将视察调研、会议活动、提案交流、学习培训的音视频形成知识库,同时,利用目前已成熟的人机对话模块,实现智能的学习培训功能,让委员终端在手,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地学习,便捷地履职,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价值,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过程中提供技术的支撑和保障,更好地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

  政协云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突出“云”概念,提出了“一朵云打破藩篱,一朵云连通世界”的构想,在确保政治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要着力打通部门与层级关卡,实现政协系统内部和政协系统与外界的数据互联互通。在数据支撑基础上,拓展延伸数据整理、分析、运用功能,为政协工作和委员履职提供重要参考。

  三、建设“政协云”的重大政治意义

  认真总结和分析政协云蕴含的时代价值,对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创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推动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

  政协云的建设和运用,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互联网时代的有益实践。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要始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反映意见建议。而政协云在政协履职全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互联网平台,最广泛地收集民意,形成履职线索,开展履职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政协协商民主的舞台,体现了“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和“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使“政治协商”这一平时看起来“高大上”的政治活动走入“草根”,融入群众生活,成为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二)扩大政协政治的影响力

  政协是政治组织,不是权力机关,履行职能不能靠强制约束力,只能靠政治影响力。扩大政协政治影响力,要靠政协所提意见、批评、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靠真知灼见、以理服人。政协组织借助政协云,进一步丰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形式,拓展履职的新领域、新手段和新渠道,可以为助推新湖南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多发声、发好声,并通过政协云放大政协好声音,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以此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形成更大政治影响力。

  (三)提高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

  政协云将政协的基本职能、履职主体、工作流程和运转方式与互联网紧密融合,切实增强政协履职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推动政协工作更加契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构筑起政协的网络民意通道、网络议政载体、网络监督渠道、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履职活动全过程服务管理、履职成果全方位展示转化,有效破解了政协全会闭会期间委员履职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智能化的有效抓手。通过政协云开展履职活动,全程可视,全程留痕,参与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政协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精细化,还可以对履职成果进行客观统计与量化考核,进一步增强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提升政协委员的履职实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和开展工作,只有把委员个体的“点”、界别渠道的“线”和政协组织的“面”三者联系起来,构建立体化履职格局,才能充分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界别的集体智慧和政协组织的整体优势。政协组织的“面”借助政协云,充分利用委员工作室、网上界别等方式,将委员个体的“点”通过界别渠道的“线”串联起来,提高界别调研、协商、监督的组织化程度,综合界别委员的集体智慧,提出专业化、精准化的对策建议,使政协议政建言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履职实效进一步增强。

  总之,通过“政协云”,建设延伸到底、畅通有序、处置有力、反馈及时的社情民意收集处理网络,建立委员与界别群众、社会公众常态化的双向互动机制,打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借助政协云“掌上提案”“掌上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热点关注”“委员网上工作室”等履职板块,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反映困难提供体制内规范有序的渠道。在委员与群众实时互动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掌握和分析民意热点,及时发现公众普遍反映的倾向性问题,并将问题线索归纳整理,上升为政协组织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的重点课题,推动委员与人民群众以政协云为媒介,在协商互动中加深了解、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打通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渠道,打造“不落幕的政协全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6-4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22

  【4】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4月)

  【5】《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7]13号)

  【6】《重磅!新时代浙江政协工作怎么做?葛慧君明确提出要求》.浙江政协“同心苑”.2018.4.30.

  (作者系浙江瑞安民进幼小教支部副主委,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安保处负责人)

作者:王范娟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