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与当天上午出席“首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开幕式的港澳界中学校长进行了座谈。
我对内地教育很有信心
许嘉璐首先用粤语向来京参加这次会议的港澳界中学校长表示欢迎。当他介绍自己出身教育世家,父亲、姐姐、夫人、儿女均从事教育事业时,赢得大家一片掌声。许委员长说自己担任过小学教师、大学教授,虽未担任过中学校长,却一直和中学校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良好的关系。
许嘉璐说,内地“普九”存在很多困难,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甚至缺乏相应的教师配备。目前内地有1亿3千多万小学生,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差距也很大,中国基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前段时间我在新疆等地考察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少数民族地区家长们强烈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汉语,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支持,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都让我很震撼。政府部门千方百计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民间办学力量逐渐强大,这些都让我对内地教育很有信心。我曾经在一次大会上说过,只有中国人没意识到的,没有中国人意识到而做不到的。
许嘉璐说,我国已经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之速,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时候,正需要学校给予学生科学对待自己和社会,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和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能力、胸怀和眼光。但是,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饥渴,社会成员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关于人的品格培养的隐性匮乏;而另一方面,在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怎样有效地把人类历史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使之和现代化有机地结合,一时也缺乏新的对策。多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问题,探索新的思路。邓小平提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岚清倡导“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都是在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联系,思考怎样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展教育,完成教育教书育人的任务。现阶段,弘扬民族精神与现代化相结合正逐步提升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呼声。有着全社会、全民族的支持和参与,我对内地教育很有信心。
港澳教育信息交流
香港景岭书院校长许耀赐介绍了香港教育的基本情况。他说,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专门设立了50亿港元的优质教育基金、50亿港元的语言基金以及25亿港元的5年教育科技资讯计划。在办学上,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多元办学,减轻了政府的负担,社会效果良好。
香港现正在进行“德、阅、专、讯”四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即德育及公民教育、推动阅读风气、专题研习和推动教育科技资讯计划。教学语言方面,1998年起,大部分中学已经改用粤语教学,今后会发展到用普通话教学。他还谈到了香港办学遇到的一些困境,比如出生率常年走低,直接影响了学校的规模等。
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在介绍了澳门中学的基本情况。澳门主要以私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生命力很强,私立学校的学生已经占到澳门学生总数的93%。他还介绍了濠江中学的基本情况。有着70多年历史的濠江中学,现有8,400多名学生,161个班,有着从幼稚园到高中的一整套办学体系,从1985年起就开始推广普通话。濠江中学素以爱国、民主为办学宗旨,1949年10月1日,前校长杜岚女士带领师生在澳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濠江中学,2003年10月17日,曾庆红副总理来澳专程拜访了杜岚女士。他还介绍了目前澳门与内地开展的一些教育合作项目,比如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澳门教师的培训项目。
吸收先进成果 三地共同发展
香港新亚中学校监刘智辉向许嘉璐副委员长介绍了在座的香港中学校长。他说,这些校长都是香港校长培训班的导师,本次参加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就是想多了解大陆中学教育办学的情况,交流经验,开展探讨,互相取长补短。
许嘉璐说,香港在推进学校现代化,推进学校适应香港国际都市需求、适应香港社会发展等方面拥有宝贵的经验,内地的学校要积极吸收香港的先进成果。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主任朱善璐在座谈中说,香港、北京两个都市在教育上互有优势,香港教育在现代化管理、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而宝贵的经验,两地应当思考通过具体的举措相互学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这次大会,和港澳教育界的同仁交上了朋友,希望港澳朋友多提意见和建议。
加强三地学生交流
当许耀赐校长介绍到香港教育局促成香港与内地上海、无锡等地中学结成姊妹学校时,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欣然邀请香港学校与北京学校联谊,并介绍了准备促成北京最好的20所中学与香港学校联谊的计划。许耀赐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声说到,“耿主任,我们的学校先挂上号了!”
许嘉璐副委员长这时笑着对香港中学校长说,能不能组织香港中学生来北京过暑假,让他们和当地中学生们交上朋友。孩子们学东西特别快,来内地生活,亲身体验、熟悉内地的实际生活,印证书本上的知识,相互间增加感情,也学习了语言。当耿学超建议在京九线上开辟学生专列,把京九线变成京港两地中学生交流、学习专线时,许嘉璐副委员长更是拍手称赞,他进一步建议火车每到一地就向孩子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风貌,这样既学习了语言又认知了文化,真是一个加强两地学习交流的好办法!
会上,许嘉璐向校长们赠送了自己的讲演录——《未了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的小传以及民进中央主办的刊物《民主》。校长们欣然接受赠书,打开《未了集》的扉页,邀请许委员长签字留念。许委员长和校长们谈笑风生,交流座谈所得,并为校长们一一签字。
(责任编辑:张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