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今天,我们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我想就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中共十七大报告和有关文献的体会
(一)、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如何学习、领会、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考验一个党派成员、一个部门组成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重要依据。
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学习上的自觉,然后方能掌握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方能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二)、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继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民所要经历的光明的必胜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蓬勃向上的局面,社会将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我们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压力与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
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努力奋斗,要求中华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焕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活力,以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抉择。
(三)、十七大报告对“四位一体”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进行了重大布署,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位一体”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中共中央提出“四位一体”建设是立足于全国、世界两个大局的,是高屋建瓴的。
“四位一体”的提法不是一般的多一个词少一个词的问题,它表示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成熟思考。
处理好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表面的内在的、历史的现状的诸种关系,是大难题,是严肃的考试。
我们要参政议政,我们要参加建设,我们要投身到这个洪流中去,就需要对这些方面都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不能老是按照原来的认识水平、原来的固有观念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四)、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从而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也就给我们各民主党派提出了重要的课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党为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很好地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成员中知识分子占多数。时代呼唤着我们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在呼唤着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的回归。时代需要建设者,需要管理者,时代也需要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临事敢言,端直耿介,具有赤子心性与仁民爱物的仁者襟怀,关键时刻能够与党同心同德,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在学问上,他们应该是站在前沿的,应该有着过人的禀赋,在哪个领域工作,便在哪里营造出一片绿色,在文化修养上,他们应该更博通一些,应该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蕴。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
(五)、十七大强调了教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化,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教育,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并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的问题中来论述,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工作信心。
怎样从民进会员以教育文化出版界的知识分子为多数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出版的要求,深入了解中共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联系自治区党派工作的实际,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拿出有份量的东西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教育,对文化,我们是作了一些工作,但是,认真说来,不可否认,我们的工作做得还是很不够,我们的调查、思考、研究,也还是由于各种情况所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要求与挑战。能否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事情,需要集体的努力和智慧。
十七大报告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嘉璐主席讲,有几点就是民进中央提出意见,中共中央吸纳了的。我们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也要在原来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工作,提高素质,重视调查研究,关注社会发展,争取在参政议政方面,拿出有份量的提案来。
(六)、十七大的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是中华传统文化描绘的理想,是中国老百姓普遍认同的,也是十分务实的。从中可以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见出中华民族高尚的文化性格,也非常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可以说,是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反观历代,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长足发展、国事能够持续昌隆的,往往是务实的、关注民生的、以和为重的社会。
十七大报告博大精深,我们要迅速在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中掀起学习、宣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热潮。要动员和号召广大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要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内涵,联系实际,学好弄通,指导今后的工作。
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一)、对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及相关问题的理解
1、关于政治交接问题的提出。
1997年,各民主党派顺利完成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历史性任务,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走上领导岗位,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政治交接的重要任务: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高尚风范和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与此同时,也指出:政治交接是各民主党派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是经过一两次换届工作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持续的长期的努力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2、关于政治交接的发展阶段与各自的使命。
到现在,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7年是第一阶段,当时提出了政治交接的目的是三个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即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合作关系,更好地延续和发展老一代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优良品质和优良作风;
2002年是第二阶段,当时提出的政治交接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的成果,并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参政党和怎样建设参政党问题,即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新世纪新阶段是第三阶段,明确提出要突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符合政治交接、优化结构和健全机制的总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三个阶段,对政治交接的认识和预期是不断深化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3、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政治交接的内容。
(1)新世纪新阶段政治交接的关键内容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这就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领导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目标取向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从党派方面讲,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取得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从国情方面讲,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
从政治道路本身讲,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唯一的历史选择),具有伟大的独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