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并座谈。
 胡锦涛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列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更加巩固,政治协商逐步走向制度化,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更加广泛和深入,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成为多党合作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与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共事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多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多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12月下旬,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胡锦涛同志便率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顶风冒雪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同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强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共同目标更紧密地合作共事。这样的走访,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充分表明了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高度重视。在走访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充分显示了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统一战线的高度重视;对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所反映的14个实际问题,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做了重要指示;在贾庆林、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些问题已基本上得到解决。同时,也带动了地方各级中共党委重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并相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主要体现在:一是次数多。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先后18次就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和思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修改宪法、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及其他重大问题,召开党外人士协商会、座谈会和通报会,在决策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二是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主持协商会,听取意见,胡锦涛总书记主持的协商会就有5次。三是强调协商于决策之前。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在召开党外人士协商会听取意见后,再召开中央会议进行审议的。四是高度重视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每年固定的协商会有6次。在4月11日国务院召开的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国务院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作用的四项制度,即重视情况通报和重大决策咨询制度;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每年就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的制度;国务院及各部门要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的制度;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进一步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知情出力创造条件的制度。五是高度重视,认真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协商在决策之前,要多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好的意见要及时采纳。以2003年抗击非典为例,上半年非典爆发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胡锦涛同志对民主党派的同志提出的及时处理医疗垃圾的建议作了重要批示。4月11日国务院召开情况通报会;4月30日贾庆林同志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吴仪同志约请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同志谈了两个多小时。在防治非典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党外人士提出的变分散隔离为集中隔离,在郊区建立专门医院和大的隔离区,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弱势群体的非典防治工作,严防非典向农村蔓延等意见和建议,都及时采纳,付诸实施。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更好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的新局面做出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