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根据湖北省有关机构改革的精神,省委会机关进行了调整,工作人员进行轮岗,我从组织部调到了宣传部。除了要处理宣传部的日常性工作外,宣传部还承担了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与报送工作以及省委会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事情多,人手少(只有2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处理就令人手忙脚乱的,同时还要承担《楚声》杂志的编辑工作。
末接触这个工作之前,认为办刊物不就是把会员们来的一些文章集中在一起吗?这还不简单。等我们接手之后,才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如何选稿?如何排版?如何加强刊物的指导性和可读性?这里面都有很大的学问。我们都是新手,没有经验,就向其它刊物学习,研究他们如何设计版式;向主编学习,她是经验丰富的老编审。我们试着编排文章,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刊物虽然是季刊,只有内部刊号,不对外发行,由于机关办公经费有限,稿费同外面刊物相比较低,组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稿源只能依靠广大的基层组织和会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们特点的工作方法,同基层组织合办刊物,调动了会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会刊也越来越关注和热爱。
作为一个编辑,就是要做到当一个杂家,既要具备采、编、改、写、校等综合文字能力,又要掌握摄影、美术和版式设计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多方面的文化素质。每次的出刊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检验,唯恐有什么差错。一期一期刊物不断催促我们向前。
我深深地体会到,随着时代和统战形势的发展,民主党派的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会刊的专职编辑,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要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思想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和掌握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深入了解我会章程、传统和特点,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