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民进全国会刊(报)工作网上交流研讨 > 民进中央 > 工作体会


探索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民主》杂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宣传部主管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自1989年8月创刊以来,《民主》杂志坚持立足民进、立足统战、面向社会的定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针,积极围绕国家大局和民进中央部署的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严守新闻出版纪律,深入采访,精心组稿,刊发了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章;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办好刊物,通过召开年度办刊工作总结会,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适应形势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栏目,扩大信息量,一丝不苟地提高质量;坚持在文章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上进行积极探索,使《民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办刊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了民进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厚爱与支持。 一、坚持刊发有思想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文章 近年来,统战系统的刊物中存在着某些淡化政治、淡化理论的倾向,对理论研究文章很少刊登甚至不发,但《民主》一直坚持办好“理论研究”栏目,刊发有关政治理论、统战理论的文章,为广大读者理论学习提供精神食粮。2003年,为了积极配合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民主》杂志有重点、分专题地组织了有关稿件,从民进中央主席、副主席、会中央机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地方组织负责人和理论研究骨干,都撰写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全年发表了20余篇。其中,许嘉璐主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灵魂》,是他学习《“三个代表”与统一战线》一书的体会,文章从五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灵魂。还有向庄聪生同志特约的稿件——《中共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从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共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使读者深受启发和教益。此外,李连仲撰写的《十六个“第一次”》,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16个重要创新和突破介绍给读者,也使人耳目一新。 二、力争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我们开辟了“议政回音”这个新栏目,对民进各地方组织的优秀提案得到回复办理的情况进行全面报道。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切实成果,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以生动感人的实例,现身说法,提供范例,极富说服力。为了办好这一栏目,我们进行了精心设计,根据事先发现的线索组稿,在各级地方组织的积极配合下,反复琢磨,认真修改,精心打造,使这个栏目逐步成为《民主》较有影响的栏目之一。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把一个一个提案的缘起、调研过程、主要内容、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复、提案落实的情况和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群众的反映均囊括其中,使枯燥的提案文字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每一个提案从发生到落实的全过程就像是一篇篇情节曲折、内容生动的故事,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京城用盐化雪已成往事》一文报道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弥松颐提交的《京城化雪慎用盐》提案被落实的全过程。2000年以前北京为缓解冬季下大雪带来的交通问题,有关部门分别用数千吨工业用盐融雪,不仅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出于参政党成员的使命感和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弥松颐两次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京城化雪慎用盐》提案。他建议:“有关部门不应以‘权宜之计’对待每年冬天的融雪交通问题。要长远考虑,从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代子孙的生存繁衍发展考虑,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此提案得到9位委员的附议,并很快得到北京市政府的积极答复和落实。2001年北京市已经采用环保融雪剂,市政府明令禁止用盐化雪,大力提倡人工、铲雪机除雪等等,以保证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委员提案梦想成真》一文报道了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灿炽复建永定门提案被落实的全过程。解放初,北京的城墙、城门被陆续拆除,永定门被拆除后,北京城失去了中轴线上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犹如一根断了线的琴弦,令人遗憾。近年来,重建永定门的呼声日高,王灿炽复建永定门的情结萦绕心头,多年来他为此坚持不懈地奔走呼吁,不遗余力,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查阅史料,了解民情,他提出了《重建永定门,完善北京城中轴线文物建筑案》的提案,并得到6位委员附议,此案得到北京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提案获得1999年北京市优秀提案奖。申奥成功,为复建永定门带来了机遇。2004年3月10日复建永定门正式动工,9月15日永定门城楼主体修复工程完工。登上永定门城楼,王灿炽委员为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成真而感慨万千,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从善如流,虚心接受民主党派建议,使永定门重建成为现实。 三、深入基层采访,展示民进参政议政成果和民进会员风采 为了密切配合民进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我们组织并撰写了一批专稿和通讯专访,通过对民进中央的重大考察活动和“两会”重点提案进行生动、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展示民进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成果,展示民进新一代代表人物的风采。如民进中央对广西桂、黔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的考察调研、民进中央赴滇西北对民族地区振兴的考察、民进中央考察团就“星火富民科技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察等等,均有深入翔实的通讯报道,使广大会员深刻感受到参政党的作用和历史责任。2003年通过深入采访,我们及时对民进优秀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3年8月,陕西渭南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在这场抗洪斗争中,民进会员王文同志英勇献身。最初,《民主》杂志收到民进陕西省委会寄来的一篇不足3000字的文章,记述了王文同志抗洪斗争中不幸殉职的事迹。经《民主》杂志领导向民进中央领导请示后,派专人专程赴渭南进行追踪报道。在渭南,通过到洪灾现场(大堤)、亲临王文殉职地点、走访王文工作单位《渭南日报》社、召开座谈会、慰问烈士家属等各种形式,深入采集到非常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精心撰写文章,几易其稿,字斟句酌,集中集体智慧,写成了《在惊涛骇浪中永生》8000字的文章,发表后获得广泛好评。2004年9月,《民主》杂志在地方组织的配合下,派专人追踪采访了15年来深入农村义务科技扶贫的民进会员马恩正老师,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翔实报道。我们先后赴山西省吉县、永和县等地,深入基层,入村下户,追踪采访15年来马恩正老师义务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返京后,四易其稿,反复修改,撰写成11000字的《情系黄土地,热心民进人》纪实文章,压缩为9300字,得到有关领导好评,在民进网站上发表。又改写成6000余字的《扶贫功臣马恩正》,刊登在《民主》2004年第12期上,使马恩正老师义务扶贫的事迹广为传播,科技扶贫的成功经验得到很好的总结。 回顾几年来的办刊过程,我们对文章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所进行的探索是自觉的,有成效的,但也仅仅是初步的。这一实践使我们确信,坚持文章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是办好刊物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民进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地方组织、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民主》杂志将会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群策群力,真情互动,努力把《民主》杂志办得更好!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