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2004年12月11日)</center> <center>许 嘉 璐</center>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民进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三中全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2004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的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严重挑战。国际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与多变。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使得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文化力和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既对我国的发展带来积极推动,也造成牵制和挤压。信息科学的发展与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近一个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遥相呼应,继续为达到遏制中国、分裂中国、搞乱中国的政治图谋,频繁地进行“西化”、“分化”,更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串联、结社、蛊惑人心等活动。
面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挑战,面对国际上各种矛盾深化、战略格局变动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种种压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沉着应对,举措得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等各项战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风险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一年来,中央常委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会各级组织共同努力,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下,较好地完成了民进十一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
<center>一</center>
今年是我会的“组织建设年”。中央常委会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建设年”的工作并及时做出部署。会中央紧紧抓住“组织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两个重点,全面推动民进各级组织重点抓好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有效地带动了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全会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贯彻落实“组织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自身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组织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会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更好地发挥我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主要职能,进一步优化会员结构,提高整体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会组织建设的要求,全会各级组织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年”工作,准确把握方向、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动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全面推进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把“组织建设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会中央成立了“组织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民进中央关于2004年“组织建设年”工作方案》等文件,确定了指导思想、提出了目标和措施。会中央每月的主席办公会都听取组织部门关于“组织建设年”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级组织根据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新的思维,大力推进组织建设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在年中的十一届六次中常会上,29个省级组织的主委都对“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向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将“组织建设年”工作精神落实到基层。为了摸清“家底”,发现和推广组织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和培育典型、表彰先进,会中央有计划地选取典型地区和重点地区,组成调研组对全会的组织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据统计,会中央领导和机关各部门同志在全国28个省级组织以不同形式开展了调研,与2000多名基层的会员和专职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各地方组织也以“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主要领导分片“承包”、机关干部“一人联系一个地区”或“一人联系一个基层组织”和巡回宣讲、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办法,将“组织建设年”工作落实到基层,既摸清了情况、督促了工作,又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增强了全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完善规章、建立机制,进一步规范组织工作程序。为进一步推进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实效性、掌握主动性,会中央以建立健全组织工作机制、开发和使用“组织信息管理软件”以及建立畅通的各级组织部门间的定期联系制度等软硬件和纽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组织建设的新渠道、新方法,努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一是针对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机关建设等各部分工作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将地方组织这五方面的工作材料分类收集和归纳,在总结全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组织工作。二是召开了“组织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研讨会,推动了软件开发工作,使民进组织工作步入信息化的渠道,为全会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奠定了基础。三是与地方组织建立了定期的联系联络机制和工作渠道,采取互设指定联系人等多种形式与各地方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多数地方组织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多年来积累的组织工作经验聚集起来,指导和规范今后的工作,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和统一性。
夯实基础、加强指导,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会中央召开了“民进全国基层组织建设暨先进基层组织表彰大会”,表彰了201个先进基层组织,提出了对《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总结工作,分析不足,提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今后的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这次会议开得热烈、务实、鼓劲,达到了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交流经验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各级地方组织都把评选先进的过程作为总结基层组织工作经验、提高基层组织工作水平的过程。许多地方利用基层组织换届的机会,对基层组织进行了调整,优化基层组织的界别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规范或制定基层组织工作的考核和管理办法,为加强基层组织工作、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拓展基层组织工作新渠道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统筹兼顾、扎实工作,推动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人才观念,积极配合统战系统“大调研、大培训”的工作部署,会中央和各省级组织把对各级干部和骨干会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经常性的培训学习与组织建设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2003年“培训年”成果的转化。据统计,今年29个省级组织的180名副主委来京参加了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副主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讨班”,各地方组织也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骨干培训班、基层支部主任轮训班、新会员培训班以及各种业务培训班等。会中央领导和各工作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到地方组织讲课、研讨座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提高我会干部队伍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建设年”工作在全会掀起了加强自身建设的热潮,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如此广泛的围绕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思考、研究、实干的情况。目前我会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制定和实施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学习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领导和决策能力;通过进一步加大组织发展力度,形成优秀的骨干会员队伍,一批多领域、多界别的年轻高素质人才被吸收到民进队伍中来,充实了后备干部队伍,为明年的“届中调整”和2007年的换届做了一定的人才储备;基层组织更加活跃,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以扎实的工作树立了民进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经过这一阶段性工作,我会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更加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深了对“继承传统、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价值认同,为我会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紧密结合国内外的形势和参政党的任务,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巩固了现阶段全会的思想政治基础
2004年会中央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会员,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和宣传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果和一些经验。
围绕当前形势任务以及对参政党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央常委会和中心学习组就“科学发展观”、“人才强国战略”、“如何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内容进行了5次专题学习,着重提高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一年来会中央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人民政协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参政党的工作思路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措施,为全会的理论学习作出了示范和表率。会中央在成都召开了“民进2004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共收到各级领导和广大会员的研究论文289篇,通过民进网站和《民进会讯》刊发优秀论文60篇,有效地指导推动全会以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活动。
结合重大事件和纪念活动,开展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教育。今年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新中国成立55周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布15周年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会中央和地方组织采取组织座谈和研讨,撰写学习纪念文章等多种形式,在全会继续深入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进一步巩固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会中央隆重举行了《雷洁琼文集(1994—2003)》出版暨电视专题片《雷洁琼》播映座谈会和纪念叶圣陶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编辑出版了《叶圣陶》、《吴贻芳》、《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