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民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 > 大会文件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而共同努力



<center>(在民进中央2004年全会上的讲话提纲)</center>
<center>楼志豪</center>

    今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颁布十五周年,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就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一、十五年多党合作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成果显著

    14号文件是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努力,多党合作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多党合作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论断。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强调中国的政局要稳定,就必须稳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个格局;概括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进一步把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明确为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协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内容和程序进一步规范。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180多次;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召开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5,760多次。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和政协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党外人士担任全国各级人大代表17.6万多人;担任全国各级政协委员33.7万多人;担任全国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县处级以上职务3.2万人;担任各类“特约人员”1.7万余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180多件;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88,213件;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开展考察调研活动19,859次,形成调研报告13,270份。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民主党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原则,参政党建设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二、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使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着新的考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其目的就是要在经济上遏制中国,在政治上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取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我国政治发展提出了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坚决抵制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对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新的社会阶层总人数已超过500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并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当中绝多数人关心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思想比较活跃,价值取向多样,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随着这支队伍的壮大、经济地位的提高、社会影响的扩大,政治诉求将进一步增强,阶层意识将越来越明显。这个社会阶层中的许多人游离于传统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具有明显的“社会人”的特征。

    新的社会阶层这些特点对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我们要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另一方面,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把他们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我国的体制中来。

    (三)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对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连续增长25年。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其突出特点是: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关键阶段,对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民主党派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今年年初,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认真总结多党合作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推向前进。”3月13日,贾庆林同志批示:要“认真组织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检查落实14号文件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形成文件报中央审批,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了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我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成立了 “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课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半年多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各地统战部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就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形成了共识: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遵循五项重要准则,始终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长期合作实践中形成了需要共同遵循的重要政治准则。主要有五条准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在新世纪新阶段,需要明确发展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任务。

    (二)要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明确政治协商的原则: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

    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从中央来说,协商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体委员会的重要文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关于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改革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民主党派要求协商和需要了解、解决的重要问题等。

    规范协商程序:制定年度政治协商计划;协商的议题提前通知,并提供相关材料;各民主党派对协商议题经集体研究后,以民主党派名义提出意见;在协商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反馈采纳、办理情况。

    除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外,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进行的协商也是政治协商的重要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不代替、互为补充。

    (三)要进一步加大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力度。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加大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搞好合作共事。

    (四)要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

    重点研究如何加强政府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各级政府根据需要召开有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就拟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征求意见,通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和有关会议,可视需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列席;政府组织的有关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检查工作,邀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业务范围与相关民主党派建立和加强对口联系。

    (五)要进一步规范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内容和形式。

    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民主监督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互相监督,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监督的内容:包括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