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民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 > 大会文件


以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关键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年”工作

——在民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大会发言


<center>民进江苏省委</center>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民进江苏省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民进中央“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精心筹划,认真组织,狠抓落实,以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关键,扎实推进组织建设,为我省民进的全面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组织基础,带动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周密部署,全面调研,整体推进“组织建设年”工作

    早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省七届五次、六次主委会议和省七届三次常委会议上,我们就把贯彻民进十一届三次中常会精神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研究分析了全省组织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全面、深入进行组织建设及思想建设调研的工作要求,为今年开展的“组织建设年”工作提供了思想准备和工作条件。2月下旬民进省委七届七次主委会议上,传达了《民进中央关于2004年“组织建设年”工作方案》和《民进中央组织部关于实施“组织建设年”工作计划》等文件,深入讨论了“组织建设年”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制订了《民进江苏省委实施“组织建设年”工作计划》,各级组织按照省委会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在省七届五次常委会议上,各级地方组织的领导就“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向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

    按照计划,省委会派出调研组集中在5、6两个月,对全省12个省辖市、5个县(区)市委和省直工委(筹)组织建设情况开展调研,重点对基层组织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调研期间,考察了29个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走访了28个基层组织所在单位并与单位党政领导进行了交流,召开了36个座谈会,在261名会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另外,还采取分级调研的方式,由市(县、区)委、省直工委(筹)对所属基层组织的全面工作进行了普查。此外,省委会还针对民企、中介组织的会员状况开展专题调研,并于6月下旬在淮安市召开了全省企业界会员座谈会。

    省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调研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各地方组织在“组织建设年”中的主要做法,并详细阅读各地组织建设工作汇报和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指导机关同志认真整理调研中搜集到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信息,全面总结各地在组织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成功做法和典型事例,形成了《全省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全省市(县级市)委加强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综述》及《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综述》等材料,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的意见》,为在新形势下推进全省民进组织建设工作明确了总的方向和思路。结合统战部门大调研活动,我们借势在全省兴起了调研之风,为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加强组织建设的规律和思路奠定基础。8月份,在省委统战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统一战线”理论研讨会上,省委会提交了论文《新世纪民进江苏省基层组织建设特点和思考》,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

    省委会充分发挥《江苏民进》的宣传作用,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经验的介绍和新时期基层组织工作规律的探讨,并以“组织建设年”为主题出版了一期专刊。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于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我省13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及省直工委(筹)共有基层组织458个,从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分析来看,好、中、差比例分别占43.2%、46.5%、10.3%。截止2004年11月底,全省会员总数为6954人。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各地方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大胆创新,使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提升基层组织政治素质。各地方组织要求基层组织把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紧密相结合起来,以基层组织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基层组织各项工作中。各地方组织还结合工作实际,推动基层组织不断创新思想建设形式,使思想建设更有生机和活力。如以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人格力量和与中共亲密合作的典型事例来教育成员;通过举办成立周年庆祝活动的形式,引导广大会员回顾民进与中共风雨同舟的历史,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也从与中共亲密合作的历史中领悟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以换届为契机,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继省、市委换届以后,大部分基层组织也相继换届或进行调整。各地方组织的领导高度重视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制定了换届工作意见,对工作原则、操作程序、职数配备、基层干部的条件等方面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并主动征求基层党组织、基层负责人和会员的意见,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一批年龄较轻、层次较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新人接任、充实进了基层领导队伍。各地方组织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全局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运筹策划能力。全省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健全,分工比较明确,内部团结、协调。

    3.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基层组织健康发展 

    各地方组织在保持制度连续性、稳定性的前提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修改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在确保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各市级组织都建立了领导联系基层的制度,要求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定的基层和基层党组织,参加这些基层的组织活动,以便及时掌握基层的动态,有针对性地指导基层工作。有的还建立了市委委员兼任基层组织主任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之间的联系。在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各市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如《基层组织工作常规》、《基层组织百分考核》、《优秀基层组织考核方法》、《基层组织活动经费补助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对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各基层组织也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日常活动制度、工作计划总结制度等,使基层组织工作有序开展。

    4.以组织结构调整为动力,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高校合并、国有企业改制等原因引起人才流动频繁,加上退休会员增多等原因,一部分基层组织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各地方组织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的基层组织组建形式,打破原有的单位、部门界限,对基层组织进行调整、撤并、重组,形成了以行政隶属关系、行业为基础的支部、综合支部、退休支部等新的基层组织形式,探索了在社区设立基层组织的模式。支部调整时将各种有利于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开展活动的因素充分整合到各支部,对不同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性别结构、热爱会务程度结构的会员进行合理搭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比如有的单位党组织能够解决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经费等问题,那么就以该单位为中心,组建新支部。实践证明,调整后建立起的新型支部优势不仅在于调动了会员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在于组织活力更强、联系更广、影响更大,还在于会员的界别、专业覆盖更广,眼界更开阔,可以通过会的自身来拓宽会员的知情面,有利于参政议政时涉及更广的课题,研究问题时更多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全局性的角度出发。这也是新时期对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的要求。

    5.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我省基层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除学习交流、参观考察、横向联谊等活动外,各基层组织把开展送教、送医、送戏下乡、书画拥军、法律援助、扶贫济困等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活动作为组织活动的常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全省会员参加公益活动就达683次。为了使每次活动有新意,有的支部制定活动计划,实行会员轮流分工包干筹划活动。一些县级市组织在年初制订工作要点时,对市委、专门工作小组、支部等不同主体安排的基层活动按照活动日期、内容、责任人等以一览表的形式予以安排落实。为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许多地方组织对评价基层组织工作标准进行了调整,由过去单一强调活动次数转移到活动次数和活动质量相结合,不少地方组织对基层组织活动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基层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做到与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与所在单位的中心任务相结合、与成员们的思想实际和日常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增强成员对于社会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从而得到了所在单位中共组织的支持帮助,进而增强了成员与组织之间、成员相互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收到较好效果。

    6.以参政议政为重点,提高会员的政党意识

    绝大多数会员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本单位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配合党组织做了大量团结周围群众、化解矛盾的工作,从而使民进基层的活动和成员发展工作得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广大会员参政议政的意识非常强烈,有的基层为所在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奔走呼吁,撰写提案,帮助单位解决了问题,融洽了单位领导与我会基层的关系;有的基层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自己出题,自己调研,写出了很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提案。全省基层组织仅今年两会期间撰写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就达1115件,向上级组织反映社情民意992条。许多地方组织特别是县级市(区)组织对基层组织发动成员积极参与地方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作为评选先进基层组织的重要条件。还引进激励机制,调动了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7.以机关建设为纽带,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水平 

    省、市委机关注意不断完善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的制度,有的市要求机关联络员下基层要做到腿勤、嘴勤、脑勤这“三勤”。“腿勤”即机关联络员要经常跑基层,同时还要走访中共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区委统战部;“嘴勤”即机关联络员要及时把市委会和上级组织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传达到基层,并抓好基层的贯彻落实工作。并了解基层组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基层组织、会员、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反馈;“脑勤”是指机关联络员不能只是传声筒和邮递员,要勤于思考,研究和探索联系基层工作的方法,要能拿出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来解决出现的新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