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瞩目的台湾“三合一”选举,以国民党大胜告终。台岛的地方政治版图上,从北部至台中,尽着蓝色。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退居台南一隅。虽然从这场选举中表现出的民心向背去判断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还为时尚早,但这次蓝进绿退,必然会对台岛各派政治力量内部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而两岸今后的走向受这场选举的影响,转圜通融的余地会显著拓宽,有利于两岸关系正面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将越来越多。
民进党的必答题:改辙或死去
此次民进党惨败,再次重挫了陈水扁的人气。台湾5日的一份调查指出,陈水扁的民间满意度目前只有两成一,创上任5年多来的新低。不仅民众对陈水扁的执政打了不及格,民进党内部目前也是士气低落,检讨声浪不断。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因“三合一”选举失利辞职下台后,外传“海基会”董事长张俊雄可能接任,但张俊雄显然不愿坐这个火山口,他昨天忙不迭地表示“没有这个意愿”。民进党“立委”林浊水、郑运鹏、黄伟哲等人的矛头直指陈水扁,在不同场合表示这次选举明显是“上头拖垮地方”,某位落选的民进党候选人在接到“总统府”慰问电话后愤言陈水扁应该跟他说声对不起。
民进党这次选举惨败,有两个主要原因。显性因素是弊案缠身,失去民众现实信任;隐性因素是两岸政策僵化,民众失去长远信心。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极端珍视自己政治生命的人,陈水扁必须有所表示。问题是,他从什么地方着手。除了把亲信大将苏贞昌乃至谢长廷推出来抵挡一阵,最终他必须面对现实问题。解决弊案和弊案后面的民进党腐化问题以期让民众信任,陈水扁力有不逮。且不说他的太太就被传与弊案有关,风险还在于可能扩大内部的不和,反为新生代做了“嫁衣裳”。因此,对两岸政策调整是一条可行之路,因为民心希望搭乘内地的经济快船,民心不愿两岸剑拔弩张。事实上,对于陈水扁和民进党,这也几乎是最后的机会。因为,不顺势而为,只能导致他们和他们的理念“死亡”。
国民党的必答题:团结和悚惕
国民党这次大胜,使其抓住了“在野”5年多后的一个历史拐点,并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作为党主席的马英九,也通过了上任后的首次考试,开始被称为泛蓝的“新共主”。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有六成八的民众支持马英九角逐200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马在台湾的活跃甚至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有消息说,美国政府已经透过国亲在美的代表,积极邀请马英九访问美国。
虽然马英九此次称得上是完胜政治对手,但他和国民党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除了国民党执政时期的一些遗留问题,当下最急迫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能否顺利整合泛蓝,消除国民党与亲民党的旧隙;二是国民党能否坚持并发展其两岸政策。
此次选举,亲民党战绩不佳,只在一个县取得了胜利。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度想出岛休假,亲民党内部也传出“国民党挤压亲民党和无党籍空间”的说法,对于泛蓝团结,这并非好事。作为泛蓝主导者,此时国民党能否展现胸襟至关重要。昨天,亲民党透露,宋楚瑜与马英九可能在春节前见面商谈国亲合作或合并事宜,这是一个消除旧隙的好机会。此外,必须认识到国民党为了重振声势,对台湾本土意识的认可度远大于以往。在今后,如何继承和发扬积极的两岸政策,对国民党将是一个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