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台湾专题 > 民族振兴期盼统一


联谊会成为拦路虎



    台商联谊活动是大陆台商在节假日返台时,当局与台商进行接触、商谈与交流的活动。过去几年都在春节前后举行。今年联谊会在2月6日举行。在春节前后联谊,彼此见面时,总要相互祝贺新春吉祥如意。陈水扁和不少当局高级官员都参加这次活动,表面上表示对台商的关怀和尊重,在会上,却在指责台商。今年元旦,陈水扁发表了紧缩两岸关系的讲话,春节那一天又表示要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遭到岛内各界和大陆及国际社会强烈的反对,广大台商也表示不满。这次联谊活动,陈水扁自然避开‘废统’的问题,他却从春节包机切入话题,他说:今年春节包机运作成功的模式,可以说是‘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最好证明,如果不是这样一路走来,有管理、有秩序,春节包机业务的成长,怎可能如此平顺又迅速。在座的台商心中明白,如果不是当局的阻拦,两岸空中客运往来,早就常态化、经常化了,况且两岸春节包机,早在两年前,是由两岸民航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那里是你今年元旦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两岸关系的成果,把人民之功作为自己政绩,岂不害羞。陈水扁接着就宣扬其紧缩两岸经贸往来的主张,他强调:目前政府对两岸经贸新情势,有与过去不同的新思维和新作为,两岸经贸往来,必须在‘小我’与‘大我’之间有所取舍,盼台商效法‘ 晋商’、‘徽商’的团结和纪律,重新加码台湾、深耕和投资台湾[ 1 ]。陈水扁所说的‘小我’与‘大我’,实际上是在指责台商只知自己在大陆挣钱,没有台湾整体的概念,不知回到台湾投资。陈水扁所提‘晋商’、‘徽商’,也是在指责台商缺少‘精诚团结、同心同德’,为台湾奋力打拼。在会上,刚上任的经济部长黄营杉抢着宣布:当局要辅导台商南下投资印度,呼吁台商到印度发展;并叫喊政府要积极管理。他声称‘哪有政府不管理的,一定要积极管理,而且要管理到要害,要有重点,不能像无头苍蝇,放任台商在大陆投资’,经济部也针对台商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表示将从产品项目开放审查、个案审查与事后追踪、查处违规案等方面落实政策。另一高官也在帮腔,鼓吹印度是成长中的大市场,有10亿人口,比大陆不遑多让,而且经济成长率,近年都在8-9%之间,是全亚洲另一个经济起飞的大市场 [ 2 ]。台湾当局想借这次台商联谊会,对台商施加压力,想方设法阻挡、卡住台商向大陆投资,动员他们转向印度投资。   
 
    台商对陈水扁的紧缩两岸政策和‘废统’问题,本来就有很多的意见,对这次的联谊会也很不满。北京台商协会理事长谢坤宗当场就表示‘哪里有钱赚,就会去哪里,如果台湾经济发展很好,他不会转向大陆’。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说;陈水扁的‘废统’谈话,要说对台商没有影响,那是骗人的,台商为了公司发展与赚钱,才会去中国,‘赚钱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抢着做’,不会有所谓的政治立场。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郑荣文指出:‘废国统’这种有太多政治意味的话,没必要多说,破坏两岸和解的一线生机,政府应把握契机,早日促成‘三通’,‘多谈点经济,少些政治口水’,才真正有利于台湾。漳州台商会长何希灏表示:政府该做的是将国内的投资环境做好,商人自然会留下,像‘三通’,如果通了,台商反而会把根留着。现在的政策,根本是逼着台商连根拔起,把总部都要设到大陆去[ 3 ]。  

    联谊会后,不到一周,台当局马上成立‘台湾-印度协会’,由执政党现任主席游锡昆担任理事长,行政院政务委员何美钥任秘书长、经济部长黄营杉、财政部长吕桔诚、国科委主席陈建仁、政务委员林逢庆等一批高层官员出任理事,成立会陈水扁派了陈唐山代表到会祝贺。台印协会说是‘民间组织’,实际是‘官办协会’,强力推动新南进政策,台印协会成立第二天,就派了一批高科技人员去印考察。

    经济部为了落实‘积极管理’,紧缩两岸关系,进一步对台商施加压力,2月15日,公布对违规到大陆投资厂商,进行处罚的第一案例,决定对联电以违规提供协助、参与创设中国大陆和舰科技,属于在中国大陆从事投资行为,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许可办法’,科以500万新台币罚款。这是杀一儆百的威胁,企图堵塞台商投资大陆的路,逼使台商转向印度。

    台湾当局提出南进政策,不是第一次,早在李登辉时代曾推动台商到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投资发展,有不少台商听了当局的话,到这些地区去发展,可是,辛劳了几年,血本无归,台当局进军东南亚,结果以失败告终。近几年,印度经济确有崛起之势,台商自不应忽视这个10亿人口的南亚大国的市场。投资印度的南向政策,引导台商去印度发展,虽是一条路,只要真的有钱可赚,自然有人去。而台湾当局出于政治的目的,对工商界进行强力干预,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台商主要考虑投资的环境以及在全球经济中自己的位置,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台湾当局对台商的投资大陆,扣以种种‘帽子’,商人天性是挣钱,大陆可挣钱,即使当局加上很多的限制,他们自有管道和办法到大陆去。因为,大陆具有低廉劳动力的成本,加上同文同种和语言的优势,以及大陆有信息制造业所需要的产业集聚效应,这是印度与大陆无法比拟的优势。印度是联邦的国家,各个联邦政策、制度和语言各不相同,投资环境与管理功效,与大陆相比,也有逊色,大陆所以成为台资的乐土。台湾与大陆只有一水之隔,而印度却在台湾千里迢迢之外,台商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台商对当局推行的南进计划不予理会。他们表示在大陆经商是自然形成的,当局人为地设关设限,经济发展的规律,总有一天会证明这种人为的关卡是很愚蠢的。在大陆的台商对当局早就学会了‘置之不理’,他们更看重的是大陆的务实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台商逐步得到发展。2月5日大陆各地台商协会会长和台金融业界人士,在台进行座谈,都期盼台湾当局应有更开放的两岸政策,不管是‘三通’或是经贸投资,都希望当局‘松绑’,呼吁当局应该认清事实,多谈经济,促进两岸交流,能加大加深,抛开‘政治味’,把经济放在前面。2月初,厦门台商、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理事长廖万发起百名台商联署《台商宣言》,十多天的时间里,签名联署已达三百多人。《宣言》表达广大台商的共同愿望,要求保障台商的权益,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宣言》要求在法律上突破束缚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台湾当局放宽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要求推动两岸‘三通’,促进两岸经贸双向发展,并提出开放大陆观光客赴台旅游,允许陆资到台投资;要求台湾当局保护台商正当权益,承认大陆学籍,要求以两岸贸易顺差的5%,设立大陆台商贷款基金,要求当局在两岸制度性的安排的协调上发挥作用,等等诉求。2月17日,他在台立法院举行研讨会上,再次提出了十二项诉求,并指出两岸关系和两岸人民的观念都在变化,保护台商投资权益,基于双赢的思维,推动早日实现‘三通’,让两岸平等互惠、和平共荣,希望通过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与落实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开放陆资购买台房地与股市等[ 4 ]。

    在台湾当局南进政策面前,台商不仅没有放慢投资大陆,而且将以更大步伐前进。不久,厦门将举办台交会,已有数百家台商报名参展。近年来,经常穿梭两岸的台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郭台强也将于四月组团到北京访问,争取提供台商在大陆投资,包括租税、融资和相关投资权益保障,尤其是提共台商紧密贸易关系的安排(CEPA)优惠等问题,进行磋商[ 5 ],积极推动两岸经贸的发展。

    几年来,几十万台商在大陆投资,奋力拚搏,给大陆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也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两岸的贸易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为两岸和平、稳定的发展做出贡献。可是,台湾当局却不断加以阻挠与破坏,辱骂他们不爱台,激起广大的台商强烈的不满。前年王永庆的‘万言书’,去年许文隆的《感言》,最近寥万隆的《台商宣言》,都充分表达了广大台商的心声,反对台湾当局紧缩的两岸政策,努力为两岸经贸发展出力,希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为两岸人民造福。台湾当局逼着台商南进,必将重蹈李登辉南向政策的覆辙。


关山2006、2、24
于三不老

注:1、台中央社会006、2、6;参考消息2006、2、7
      2、海峡导报2006、2、13
     3、台中央社2006、2、6;参考消息2006、2、7
     4、海峡导报2006、2、18
     5、台经济日报2006、2、14;海峡导报2006、2、15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