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石井镇,郑成功的故乡,6月8日这一天喜事连连:上午10时50分,“泉州轮”启航驶向金门。由此,闽南沿海距金门最近的海上“黄金水道”全面开通;石井港口岸服务中心大楼落成;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展洽会开幕……石井成为两岸凝聚感情、合作双赢的又一个平台。
■石井:延伸出黄金水道
石井港码头位于泉州南安市石井镇,石井最近处与金门岛相距仅7海里,两地之间有“黄金水道”的美誉。8日的开航仪式后,“泉州轮”由泉州石井驶向金门,而另一艘“新金龙”号则自金门水头码头航向石井。从9日起,有两班客船往返金门和石井,即一天来回4班船,单程只需要50分钟。来泉州崇武投资的台商洪先生在首航式上接受笔者采访时高兴地说,石井与金门直航后,他们以后再也不用到厦门坐船回台湾了,来往于泉金两地更方便了。
泉州市台商协会副会长、台北国旅事业集团常务董事翁万宝先生告诉笔者,泉金航线开通后,方便了泉台两地的民众,可以互相“串门”,更加密切了泉台两地的交流,意义非常重大。
台湾闽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访问团团长蔡尧山说,石井到金门的这条航线,是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的航线。郑成功从石井到金门,再到台湾,这条航线载着父老乡亲的重托。重开这条航线,对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会有很大的推动。
来自台湾台中的尚先生很高兴石井能与金门开通客运。他说,以前回台湾,是从泉州搭快运到厦门,再“打的”到和平码头。现在可以从石井出发就会比较省事。
对于新开通的航线,尚先生希望有相关的配套服务,如从泉州可以订票、买票,航班消息及时让泉州的台商知道。
石井口岸作为泉金客运直航码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所在的南安市与台湾一水之隔,在台湾的南安乡亲有150多万人。近几年来,两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频繁热络。此外,石井港区是泉州港对金门直航口岸之一、台轮停泊点,历经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小系列泊位的码头群体,随着泉州港石井港区对台客运直航的开通,将为两岸同胞的往来和经贸合作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黄金水道”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金门:把酒庆通航
8日,石井码头的首航式喜庆隆重,对门的金门也在把酒庆祝。金门在同一时间举行首航庆典,航运商还组织了庆祝酒会。首航对开的客轮上,“泉州轮”上有泉州市政府官员率领的旅行团,“新金龙”号上有台湾旅游相关产业组成的考察团,两岸旅客都是满怀希望在喜庆中驶向对方。
泉金航线是继金门和厦门、马祖和马尾后福建沿海的第三条通往金、马地区的客运航线。“泉州轮”为248座,泉州起航时间是:第一班上午9时20分、第二班下午2时;金门起航时间是:第一班上午11时30分、第二班下午3时50分。在泉州购票单程票价为人民币180元。在金门购票单程票价为新台币720元。为庆祝航线开通,8月底前实施优惠票价。
负责经营泉金航线的泉州中远金欣海运有限公司由两岸3家公司——中远集团厦门远洋运输公司、泉州石井港务有限公司与金门金厦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中远集团厦门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王鲁军说,“这开创了两岸航运合作的新模式”。
■“海洽会”:打响海峡名牌
泉州市与台湾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近几年不断向前发展,两岸农业合作持续升温,到2005年全市台资投入农业项目累计85个,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
8日在泉金通航的喜悦气氛中开幕的“海洽会”设农产品主展区、农业加工技术展区及市场招商项目展区等三大展区。农产品主展区设391个标准展位,分“大陆展区”和“台湾展区”。大陆展区设316个展位,有来自江西、安徽、陕西、山东和福建等10多个省市的200多家涉农企业参展。“台湾展区”设75个展位,参展的台湾农业团体、农业企业和大陆台资企业总数达到100多家。
笔者在台湾展区看到,有台湾莲雾、杨桃、芒果、哈密瓜、柳橙和凤梨等10多种台湾的时鲜热带水果,此外还有茶叶、水产品、饮料、蜜饯、果冻等20多类100多种深加工农产品。
台湾《台澎》杂志社社长欧文名说,本届“海洽会”的规模很大,也很有意义,这样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现在大家彼此都还陌生,而且石井这个地方也是一个新生地带,如果多让台湾人来了解,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很大的帮助。这边好的东西可以去台湾,台湾的好东西也可以过来,这样子两岸才能够合作进步!
此次展会除了展示台湾的10多种时鲜热带水果外,还充分展示了两岸名特优水果、蔬菜、水产品、深加工等农产品、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科技等,“海洽会”为打响海峡名牌、凸显“泉台”特色搭建了平台,展示了两岸农业交流和合作的成果。
台湾荣棋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韩起春先生已经在泉州投资十几年了,他告诉笔者,虽然他自己是第一次来泉州,但他的公司早就在这片热土上进行投资了。此次韩先生带来了蔬菜深加工产品,并希望今后能把在泉州的事业做得更大。同时他也希望能借助这样的机会,使得两岸同行有更广泛的交流。
“海洽会”还举行了两岸合作签约仪式,共签订项目100个,涵盖了农、林、牧、渔、加工等五大产业和旅游观光、市场建设。(黄瑶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