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午后雷阵雨,下得路人措手不及,10多名来自浙江省护理学会的大姐们,兴奋地挤在日月潭水社码头边,等着去游湖。对她们来说,淋这点雨也是珍贵的“台湾经验”。
“嗯,日月潭这儿的水比咱们杭州西湖漂亮,你看这碧绿的颜色像翡翠一样,山有层次,也比西湖漂亮。不过,咱们杭州比起台北还是……”
一群人在船上七嘴八舌评论日月潭风景,窗外大雨依旧,窗户关上嫌闷,打开又会淋雨,但仍无损于这群大陆客的玩兴。当船驶近拉鲁岛时,另一船载着从湖北来的老乡也正靠岸,彼此打打招呼,离家几千里,在日月潭碰头,气氛格外热络。
这天,7月初的星期五,台湾本地客人都还在办公室上班,但是,一车车大陆客却让日月潭商家一刻也没闲着。
地价飙涨!三个月涨50%
尽管台湾当局预计10月才要开放大陆一般观光客来台旅游,以突破目前只有少数拥有外国护照的大陆人,以及交流考察团可以来台的局限,但这几年来,日月潭早已接待一团又一团的大陆团。
日月潭是中国大陆境内,知名度最高的台湾风景名胜,甚至被列入“中国十景”第10名。根据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去年委托台湾大学的调查,有78%来台大陆客,指名要来日月潭。
因此尽管大陆观光客仍未开放,据统计,去年已有7万多名大陆旅客造访过日月潭。观光大门一开,未来的观光业前途无可限量。
在这样的未来期望下,曾经在1999年受到921地震重创的日月潭,一度乡民以为可能要10年才会复活的区域,近两、三年来早已成为台湾最热络的投资据点。日月潭的土地价格,正呈现“无量上涨”。
“三年前不靠湖的一坪30万元,现在45万元。靠湖以前50、60万元,现在开价100万元也买不到。”一位日月潭环湖的商家这么说。
当6月14日宣布开放四项节日包机直航,并预告最快10月,可望开放每天1000名大陆客直接来台观光后,马上刺激日月潭地价又掀起一波飙涨。“最近三个月已经飙涨50%,而且有行无市。”日月潭饭店业者纷纷证实。
饭店抢建!繁忙工地成风景
据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的统计,日月潭地区包括观光饭店、一般旅馆,再加民宿在内,总客房数量达3000间。其中约300间是最近一年内建成的,另有450间正在兴建中,未来两年陆续投入营运。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一些民间住宅改建客房,有空地的地方现在都在赶工盖饭店,要不是土地不够,早就盖更多了。”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处长林芳明说。
“工地”是日月潭现在最特别的风景。在水社、在文武庙附近,都有高达10层、20层楼以上的新饭店正在盖,几栋高楼在山水风景里显得很突兀。
例如,中信集团投资兴建的中信日月潭大饭店,在921地震后受损,一直未再复工,直到去年才重新动土,目前正在加紧赶工。
水社码头附近新建的水沙莲大饭店,“前三层盖了10年,最近半年一口气盖到20几层,马上就要完工了。”一位日月潭旅馆业者说。
日月潭依山傍湖,可用建地本就不多,最后的一块5公顷的公有地——向山,正以滚烫的姿态待价而沽,其中有2.8公顷将开放BOT兴建观光旅馆。
“以前向山那块地是垃圾地!专倒废土,甚至垃圾也在倒,地质不算好。”日月潭当地业者一听到向山都不抱兴趣。
但这块在地人口中的垃圾地,在大陆客来台的诱人商机驱使下,却有希望摇身变成黄金宝地。
5月底,风管处举办了一场厂商座谈会,包括大涞阁、乡林、映涵等在地建商,以及晶华、台糖、六福开发等外地业者,一共14家踊跃出席,都来问鼎这块“贵”宝地。
游艇汰旧!四成新船已下水
不只饭店投资兴旺,连当地经营游湖的游艇业者也正积极投资。
知道大陆客要来,游艇业者两年前就开始比赛“换船”,137艘民用游艇,换了快60艘。除了这些已下水的新船,后头还有10艘船要汰旧换新。
“现在订新船,交船日期已经排到明年去了,台南一带游艇工厂产能到明年都满了,订单多到接不完。”日月潭游艇公会理事长游宗海说。
游宗海的船更独树一格,他要求船厂为他独家开模,斥资800多万元,订制了一艘大红色的中国式“画舫”,但里头却是一派西式格局,乳白的胶皮折景沙发衬仿桃木饰板,外加一套卡拉OK音响设备,中西合璧、古今通吃,正中大陆客下怀,大陆客都称赞他,“这样做就对啦。”
游艇执照可以交易,但如同陆上的土地,由于商机无限,早已有行无市,喊价喊到一张220万元。
前景实在看好,一艘船、一张执照可以保住一生衣食无虞,只要不违规,这张执照可以像皇位般“世袭”。游宗海的两个女儿都说,“长大也要开船!”
商机无限!年收2.5亿不是梦
不只大饭店、游艇业者,连礼品店、餐馆的投资也日益兴盛。到大陆发展天福茗茶连锁体系的李瑞河,最近就在日月潭开了全台第一家天福茗茶,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李瑞河很明确的说:“这就是为了锁定大陆观光客啊!”
“对抗大陆磁吸效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多搞几个日月潭!他把我们的制造业吸过去投资,我们把他们的观光客吸过来花钱。”一位“经建会”官员闲聊时打趣地说。
这并不是句玩笑话。风管处委托台大的调查就估计,在实现大陆观光客每天入台1000人之后,第一年就可以有约25万2000名大陆客造访日月潭,每人停留半天到一天,平均消费1000元计算,一年将为日月潭创造2.5亿台币的观光收入。而1000人还只是一开始的开放人数,未来应该会持续增加。
业者翻身!921震后新生机
从日月潭一个个业者的布局,可以看到大陆观光客的商机,给了当地居民多大的希望。
在水社码头边经营饭店的刘家,就是一个很典型个案。
60年前刘家祖父孓然一身从南投县头社移居到日月潭。
1980年生、第三代的刘启行,转述一穷二白的祖父和祖母,不辞酷暑严寒一同住在船屋,只求糊口,祖父捕鱼,祖母挑到岸上卖,“我大伯还是在船屋上出生的。”
到了父亲这一代,刘家终于升级到岸上,买了块地,开早餐店。10年前听到两岸可能会三通的消息后,刘家就计划开饭店。本来相中老餐饮店旁一块19坪的地,想买下来跟早餐店合并盖饭店,但卖方开价1900万元,刘家想都不敢想。
但921地震给了刘家绝佳机会。地震后的日月潭犹如鬼城,隔壁这块19坪的土地打了快五折,当时刘家赖以维生的餐饮店也全倒了,全家住进了铁皮屋,却仍看好未来,冒了天大的风险咬牙买下,贷款、凑钱,连同建旅馆,总共投资了近6000万元,建成现在八层楼的“码头度假饭店”。
“地震完,没有人敢来日月潭,更没有人相信我们可以撑得过三年,亲友怕我们开口借钱,处处躲。我妈在刚投资旅馆的那三年,几乎老了10岁,我看了很不忍,大学念一半就办休学回家帮忙,后来就没再回去学校了”。
现在就在几十艘船舶停靠的水社码头旁,刘纮任、刘启行父子所拥有的码头度假饭店,是一个“烫金地段”,这座新盖不久、33间客房的小型度假饭店,依目前的市价估算,资产价值上亿元。
脱胎换骨!两岸共惜一池水
在此做超过40年生意的刘纮任说,如果没有对大陆客的预期,财团资金不可能那么快重返日月潭。
如今,码头度假饭店和其他湖区饭店一样,每个月平均只有三天不客满,平均住房率在九成左右,刘家已经上垒了。目前刘家还正在修改房型,因应大陆客的住宿习惯,将客房内一张大床改成两张小床,另外还要再盖一栋新的饭店,打算专做大陆客生意。
921之后重建的日月潭,在大陆观光客的利多诱因下,面貌跟过去已有很大不同。
原本当地最大的天庐饭店,拥有160个房间,地震时全垮。但是同样的地点现在又变身为一个高档的度假饭店“大涞阁”,一房定价8800元。
而老蒋公行馆涵碧楼,也变身为全台最贵的饭店。开幕三年来,已经涨价三次,不含税的一晚定价1万5500元。
日月潭何其不幸,在921地震中,顶下台湾最深的痛苦;日月潭又何其有幸,在两岸开放过程中,同时深获两岸人民的珍爱。
正如涵碧楼饭店投资者、乡林建设副总经理应致德所说,“你有多久没来过日月潭?你对日月潭的记忆是否还停留在小学毕业旅行?”
如今的日月潭已经脱胎换骨,何不找个时间重新发现日月潭。
(摘自台湾《远见》杂志,有删节;作者:陈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