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外交学院副院长</center> <center>曲星</center>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形势总体上和平、稳定、缓和,中国可以开展全方位友好的外交,为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条件和周边环境。
目前的大国关系以合作为主,但多极趋势与单极企图、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矛盾也在深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社会中多边主义的呼声在加大,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形成了有力的制约,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反对外来干涉、捍卫民族利益提供了可能。中国与各大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这些伙伴关系反过来又对国际形势的总体缓和、稳定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另外,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增加,驱使世界大国把相互的合作放在首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在加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分量在增加。
“十一五”开局时刻,我认为中国外交要做到:维护一个机遇,创造四个环境,服务好一个事业。
维护一个机遇,指的是维护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的5年是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我们有很多机遇,但也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外交要处理好复杂的国际问题,特别是与中国根本利益和民族感情相关的重大问题。否则,我们的战略机遇期就可能丧失,我们的国内稳定也可能被破坏。
创造四个环境,即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保持目前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大国关系,因为大国关系处理好了,中国与不同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也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创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最首要的是要控制好周边的热点问题,我们最大的机遇在周边,最大的挑战也在周边;最有希望的在周边,最容易出问题的还是在周边。要处理好一系列问题,包括积极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推动印巴关系进一步缓和,促成南海石油的合作开发,抑制“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图谋,防止日本极右势力破坏中日关系大局等等。
创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要求我们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找到一个与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模式,为政治领域的合作打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创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就要向世界说明我国和平发展的根本需求。这要通过我们自己客观理性的行动来展示。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建设我们的软实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睦和谐和平和美的深刻内涵,让世界理解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也就更为容易。这一切做好了,外交所服务的一个事业,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