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学习贯彻“十一五”规划建议 > 学习贯彻


民进四川省委会:“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举世瞩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十一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之发展绘出了宏伟的蓝图,民进经济界会员建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土地“两难”问题。自1998—2004这6年,国内耕地面积减少了6%,粮食产量也减少了8.4%,说明粮食减产不仅与耕地减少有关,也与单产水平下降有关,尽管单产水平下降有粮价下跌的原因,但也说明中国农业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即体制和投入对提高单产的作用已经到顶,靠科技提高单产则有待突破,至少在中期内,减少耕地面积就意味着农产品产量的下降。但是按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到2010年中国的粮食总需求量也要达到5.36亿吨,而按目前最大的粮食产出水平看,中国自产粮食只能达到4.8亿吨,这样就会有5600万吨的缺口。如果全部压向国际市场则更无可能。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才进入到中期阶段,不占耕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推不动,这样,在保持农产品供给和推动工业与城市化之间,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两难”困境。

    二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应问题。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进口在“十一五”期间都将陆续接近或突破国际市场可获得量的上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个结果就是中国可能因为国际资源瓶颈的“硬”约束被迫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另一个结果就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进口价格不断大幅度攀升。下游产业已经没有多少消化上游产业价格上涨的空间,如果在未来继续出现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就会使中国的加工业发展出现明显停滞。

    三是投资。本轮经济增长很显然主要被投资拉动的,投资的特点是在投资周期内是需求,但投资周期过去就是供给,当大批项目建成投产的时候,投资人就都从买东西的人变成了卖东西的人,届时从需求看增长形态,就必须实现从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变,否则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峰主要是投向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平均投资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中国将在2008年前后迎来产出高峰。走入市场经济的中国是否会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应该如何应对,已经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

    四是出口和美元风险。中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是来自东亚地区,包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以及东盟诸国。东亚各经济体肯于接受美元而向中国大陆提供产品,是因为美元有货币霸权。增持美元的结果从长期看,已经不可能从美国换回等值的产品,这样就迟早会使持有美元的国家减持美元,导致美元出现危机。从大趋势来判断,在“十一五”中期出现美元危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而一旦出现外部的恶性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增长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需求拉力。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