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解读

发布时间:2014-07-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重庆社会科学》

放大

缩小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结晶,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中国人民前进的新道路,建立了欠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理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目标,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只有多维度解读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多维解读

  作者简介:张国镛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田歧瑞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产生了不同解读和理解,形成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规律机制、国际比较、价值意义、发展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发展历程等问题。理解维度的不同引发了观点的差异。在此,提出一种三维思考模式,或许能够更科学地、完整地、准确地解读和理解这一命题。

  维度一:作为道路和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揭示中国人民立足何处、迈步何方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条道路的空间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作为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揭示中国人民将如何打造或打造何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从落后到现代化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一)作为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道路”是基于直观道路的共性特征而形成抽象的、比喻的意思表述,通常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道路”一词是高频词,在抽象意义上指代各个阶级,主要是工人阶级的有思想的人达到或发展民主制目标的途径。

  在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各个阶级的有思想的人先后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寻求符合阶级利益要求和目标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开眼看世界”主张,走维护封建统治的发展道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走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维护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提出建立“人间天国”思想,走农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开民智设议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道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这些探索因其历史局限性终归失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置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历经60多年的执政、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其整体定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因为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筑的成熟和完善。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基就是中国的实际,道路两边的参照物就是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和总结自身经验教训,道路的开拓精神就是独立自主,道路开拓的曲折或竖直判断的标尺就是“三个有利于”,道路的开拓者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道路的设计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道路的驿站就是中国“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的实现,道路的终点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蓝图规划之初曾经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前途预测:其一,路子走对了,我们有信心;其二,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其三,走回头路只能落后和贫困。蓝图已经展开,在这条道路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3]。

  (二)作为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多年来,我们的行为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创新中进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稳健深入,当某些行为方式带有经常性、反复性时,这些行为方式作用于道路的空间诸领域并打造出完整的现代化样式,中国模式就形成了。所以,“中国模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方面采取独特行为方式所形成的整体样式。中国现代化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非抽象的显现。

  从模式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对这条现代化道路的全新性,中国共产党有着充分的认识,“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或者像我在前面说的,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5]。如此,需要全新“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6]。而这一系列新举措反复完善和发展带来的完整形态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的环境需要和能量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无法满足和容纳的,于是我们提出了可以容纳“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及时提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恰当容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能量,“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整体上代表了这种模式。

  作为现代化的“中国模式”,雏形是“中国式现代化”,意在鼓励人们打破思维僵化、勇于探索,目标是“中国式小康”。此后,“中国式现代化”所演化而成的“中国模式”势不可挡,在激发活力、发挥威力基础上形成了国际视野中魅力四射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魅力集活力、威力于一身,统统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之初就显示出强大活力,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4年间,我们冲破以往认识上的樊篱,现代化建设的行为方式目标明确,立足点准确,运用自己智慧设计的步骤得当、判断标准科学,开放格局点线面思维成型,人民受益凝聚力空前,中国共产党彻底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这些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1992~2002年,“中国模式”开始显现威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深化现代化建设模式探索,“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8]。现代化建设的行为方式整体保持并制度化,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得到深化,渐进式改革向细微纵深,开放格局由线到面、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现代化建设的市场环境由建设到确立。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建设的开启,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二大关系[9]的提出,使现代化建设所含各种关系融洽、用力一致,“中国模式”威力空前提升,成功抵御了各种困难,矫健地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推进新世纪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国模式”魅力尽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化建设,全面纠正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非和谐、非科学、非持续等弊端,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中国模式”魅力尽显。“中国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破立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中国模式”不同于“苏联模式”,二者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上有根本一致性,差异在于体制,而体制的差异根源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分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社会主义旧模式,反对搬用别国模式,结合自己实际创造新模式,总结吸收其他模式,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真实写照。

作者:张国镛 田歧瑞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