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解读
维度二:作为方向和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朝向、状态问题,根本上讲是价值取向问题;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集中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
(一)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每个发展阶段和每个地域的群体都有各自的社会价值取向,其中,追求社会和谐是共同愿望。社会和谐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能够开拓出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最高境界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联合体和谐的真实性在社会主义发展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根本上讲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以人民当家作主、公有制为主导、依法治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理念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社会必须选择稳定团结而非动乱分裂、民主法治而非专政人治、公平正义而非贫富分化、诚信友爱而非尔虞我诈、充满活力而非停滞僵化、安定有序而非流离失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涸泽而渔,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和发展的哲学为实现社会和谐而不懈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以来,始终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奉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12]指导思想,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与日俱增,试图培育合理的现代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孕育着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人与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统筹兼顾的社会环境,使中国社会朝向以和谐为核心的、更加具有人文意义的综合方向发展。
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追求社会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理念,突出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追求社会和谐为价值取向,力图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和面貌,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维度。
(二)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以及一切理论和实践创新集中起来,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无产阶级是旗帜论者,“旗帜”是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凝聚人心、用力一处的理想标志。中国共产党也是旗帜论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高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改革开放的全新任务,需要举起新的伟大旗帜,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率先举起这面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昭示的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指导思想不曾偏离。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14]此后,我们从未改旗易帜,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不断丰富所蕴含的指导思想,增添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融汇起来,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指导思想的统一整合,改变了旗帜内容填充的范式,使其焕然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承载的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不曾动摇。中国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不停地思索和回答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可以运载我们前进、什么样的政党能够领导我们前进、什么样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前进,所有思索的唯一正确答案都被毫不含糊地印制在我们举起的这面旗帜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这三大课题构成这面旗帜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根本方向、价值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亿万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坚韧精神和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始终高举在党的手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高举这面大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的结果。党的十二大举起这面旗帜,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恢复了自身的组织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产物。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巨大变化,党自身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启动,集中起来就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前列高举着这面旗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自觉地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执政能力要求,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创新的时代精神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站在时代前列,高举着这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握在手中,就保证了这面旗帜能够发挥凝聚力量、统一思想的作用,保证人民奋斗目标前进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