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解读

继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16-06-17  来源:《红旗文稿》2016/11

放大

缩小

    2016年4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红旗文稿》编辑部、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70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等单位11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如何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这一主题,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田心铭教授、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20名中青年学者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北京大学梁柱教授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报告。

    1.关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梅荣政教授指出,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个根本点和中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推进理论创新的出发点,是统管全局的主题主线。它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上,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社会制度,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田心铭教授认为,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应该从实践、理论、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与党的科学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对全面性的自觉追求。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并在这种统一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周新城教授指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分析我们当前的经济问题。要正确区分和辨析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之间的本质区别。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阐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怎么看待公有制以及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斗争的焦点。刘书林教授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是指导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应对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2.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合肥工业大学房彬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论述,包括“为什么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方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川师范大学戴剑飞副教授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包含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思想。以党史鉴今和资政育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党史资源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意。淮南师范学院吴育才教授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包括网络安全、网络强国、网络交流、网络主权、网络治理、网络文化等内容,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出新思路和新要求。合肥工业大学周甄武教授认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构想,主要内容包括:平等互信的网络主权共同体、合作共赢的网络利益共同体、分享共治的网络安全共同体、包容互鉴的网络文明共同体。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些内容,对增强人们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空间共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教授认为,正确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必须树立系统思维,突出整体观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中去理解其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特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去把握其统一性和核心地位;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中去把握其引领性和政治保障功能;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两个环境之中去理解从严治党的实践意义。北京科技大学左鹏教授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整体谋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福建大学陶火生教授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条件下坚定树立“三个自信”的时代条件和具体表现,既要在每个“全面”中坚定树立和不断增强“三个自信”,也要在“四个全面”的有机统一中坚定树立和不断增强“三个自信”。安徽师范大学高正礼教授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人类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改革创新、发展进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关于如何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徐稳认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河南财经大学路向峰博士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伦理实践思维方式相融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基。中国人民大学张晓华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科学性与形式上的完备性是由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决定的。必须始终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整体性与体系完备性的统一,坚持基本原理的真理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性。

    5.关于科学研究党史国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云南大学蒋红教授分析了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即以严肃的“学术研究”的面目伪装,倡导“价值中立”“理性反思”,要求“重读历史”“还原真实”,实质上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态度。对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堵塞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渠道。福建师范大学李方祥教授指出,《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一书作者,随意裁剪史料,把延安整风运动描绘成一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党内斗争史,歪曲了历史真相,严重抹黑了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形象。他集中选取书中四则谬误,通过翔实的文献史料论证、还原历史真相,戳穿书中编造的历史谎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匡长福副教授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常用手法是用个体记忆替代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一些人通过个人回忆史料企图对正确的历史结论进行根本性颠覆,以达到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袖、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个体记忆在真实性方面有相当的局限性,绝不能允许用个体记忆替代、歪曲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武汉大学张乾元教授指出,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其实质是要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意识形态主导权是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管理权、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机统一。

    梁柱教授在总结报告中引用民间谚语:当我们感到迷茫时候,不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中,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在艰难困苦当中为中华民族踏出了一条新生的道路。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具有全局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勇于面对现实,主旨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能够走一条使改革更加深化也更加健康的道路。改革不是文字游戏,是一个艰难的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过程,理论创新必须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必须直面“姓马又信马”问题。他鼓励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树立自觉的责任担当意识,既敢于战斗,又具有战斗的水平,敢于为正义的事业而斗争、为真理而献身。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唐莉 郭芙蓉     责任编辑: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