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97年7月1日这一伟大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举国上下喜盼香港回归的气氛日益浓重。“七一”前夕,记者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采访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雷洁琼。她今年已是91岁高龄,人们习惯地称她为雷老。 “老”这个称谓,不仅蕴含着年龄的概念,而且体现着人们的爱戴之情。过去,她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与共产党精诚合作,浴血奋战;今天,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她与共产党肝胆相照,积极贡献;为了香港的顺利回归,她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去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当记者转达了《中国火炬》杂志社全体人员对她的敬仰之情,并请她就香港回归问题给孩子们讲讲话时,雷老异常地兴奋。她说:香港这颗东方的璀璨明珠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全国统一大业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喜事,是中国史册上辉煌的一页。我生长在广东省,我的祖父在香港有产业。在青少年时期,每年暑假我都去香港旅游,直到出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北平工作,但抗战时期还曾在香港短期居住过。因此我对香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有幸作为我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赴香港出席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心情无比激动。 香港本是中国的领土,却被英国强行霸占了150多年。这是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我首先要对孩子们说的是—— 国耻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要通过香港回归,使孩子们了解香港是怎样被割让的、《南京条约》包括哪些内容、英帝国主义凭借什么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是怎么一回事……要使他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香港的百年沧桑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饱受侵略和践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日益觉醒和奋斗并取得胜利的历史。今天,我们的国家与19世纪40年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的繁荣昌盛是香港顺利回归的基础。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她曾经跪着的历史,也只有勿忘国耻才能激发青少年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要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讲解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记者被雷老一番充满激情的话语所感染,顿觉热血也在奔涌。是啊1 1997年7月1日是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日子。这日子来之不易啊!我们请雷老谈谈她在参与香港回归工作过程中的深切感受。 她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三大任务之一。在这十几年间,不论是中英两国政府的谈判、还是《联合声明》的签署、《基本法》的起草,以及过渡期有关问题的商讨等等,都经历过激烈的较量,有些还十分激烈。较量的焦点是归属和主权问题。要让我们的孩子明白—— 爱国,首先要维护祖国的主权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绝不承认英政府与晚清签订的任何不平等条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原则立场。但是英国政府却从殖民主义立场出发,妄想继续保持对香港的主权,坚持不平等条约的有效性。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让步。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到香港的主权归属问题时毫不含糊地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无奈,英政府同意1997年将香港归还中国,但又提出了治权问题,要在1997年之后受中国之托继续管理香港,邓小平同志绝不退让,指出主权与治权不可分割,治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香港必须由中国人管理,这也是一个原则问题。1984年12月19日,这是一个永垂史册的日子,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1985年2月7日,英国国会下议院通过的《香港法案》规定:从1997年7月1日起,英国对香港的主权和治权即告结束。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重要回合的胜利,这是香港回归的一个关键问题。1985年4月10日,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批准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其附件。5月27日,《联合声明》正式换文生效。从此香港进入了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要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情况,从而使他们坚定这样的信念:爱国首先要维护祖国的主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主权做交易。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尊的前提。 主权和治权问题解决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起草《基本法》。记者请雷老就这个问题给孩子们谈谈。 谈起这个问题,雷老的神情透着由衷的自豪和喜悦。她对记者说,《基本法》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法律,起草工作从1985年开始。我能在有生之年为我们国家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非常高兴。邓小平同志对《基本法》给予很高的评价。1990年2月17日他在北京会见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委员时深情地说,你们经过将近五年的辛勤劳动,写出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说它具有历史意义,不只对过去、现在,而且包括将来;说国际意义,不只对第三世界,而且对全人类都具有长远意义。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雷老接着说,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解决香港这个长期遗留问题的一个伟大的决策。《基本法》就是在这一战略构想的指导下起草的。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将革命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要让孩子们从中懂得—— 从实际出发是一切事情成功的根本 《基本法》的主旨是将“一国两制”的构想付诸实施,从而保证香港的顺利回归及其回归后的繁荣和稳定。 雷老说,这个法律的起草也经历了一番磨合。《基本法》对香港的现行社会制度、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香港回归之后实行什么制度是港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其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关于香港的管理问题,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问题,也是港人关心的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坚持港人治港,这是前提。但是并不等于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情不能管。邓小平同志提出,对特别行政区,中央要管一点。中央不去也不需要干预香港的具体事务。但是如果出现损害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需要管。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所以,保持中央的一些权力,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将革命的原则性、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和求实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可贵品格。“一国两制”为《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导。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他带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走了,带着对香港回归的坚定信心走了。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学习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学习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处理问题的革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教育孩子们树立这样一种信念:邓小平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 《基本法》的诞生,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是一个创举,它不仅为香港问题的解决,而且为祖国的最终统一,为国际上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范例。 香港的回归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和能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祖国在不少方面还很落后。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建设的栋梁、跨世纪的中坚,继续振兴中华,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任将落在他们肩上。任重而道远啊! 雷老深情地说:《中国火炬》是个很重要的刊物,希望通过你们转达我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嘱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任重道远!” (本文原载于《中国火炬》1997年第7期) (责任编辑:温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