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11日) 天高秋爽,国庆又到。今年10月1日是建国45周年的良辰佳节。回忆45年前,我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看到毛泽东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震撼了整个世界。 45年弹指一挥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经过曲折道路,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结束了100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统一和各族人民大团结,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正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15年来的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四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国家出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温饱的大好局面。我这个年近九旬的老人,亲身经历了45年的沧桑巨变,躬逢如此盛世,感到万般兴奋。 建国以后,我国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辉煌胜利,都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统一战线分不开的。毛泽东确立的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正是依靠这个法宝,中国共产党调动千军万马,团结五湖四海,推倒了三座大山,创立了人民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又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把它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并且确定了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统一战线内容非常广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则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以后的45年,多党合作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和完善。根据我个人体会,大致可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遵循《共同纲领》,参与人民政协和人民政权。著名的民主人士担任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民主党派为恢复国民经济,完成各项民主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第二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主席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肯定了多党合作比只有一个党好,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多党合作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在这个方针指引下,民主党派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政治生活出现了思想活跃、言路广开、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好景不长,自1957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和接踵而来的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正确方针未能坚持下去。到了十年浩劫期间,多党合作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民主党派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统一战线重放光芒,民主党派获得新生。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主席的统一战线思想,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的现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民主党派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政治力量。1982年举行的中共十二大,又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展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1989年12月底,中共中央发布了14号文件,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它是我国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并且更加明确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地位,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多党合作的共同行动准则、主要形式和内容。这个纲领性文件,为多党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民主党派工作起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使多党合作又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党委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一批德才兼备的非中共人士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级政府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对口联系。全国有几千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被聘为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督员。民主党派的领导人还经常出国访问并参加重大的外事接待活动和国务院的重要会议。去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修改宪法时,专门补充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文。这对促进多党合作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证。 当前,多党合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各阶层人士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和对民主政治的要求,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别,将日渐出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人们的竞争观念,民主意识,政治参与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强。这种新的趋势必然给多党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也给民主党派工作带来新的情况、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以新的思路去研究探索,协调关系,教育群众,解决矛盾,把民主党派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根据客观形势的要求,我以为民主党派的工作要注重掌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我们要充分运用各自的优势,发挥整体功能,从多方面参与,要找准位置,选准角度。李瑞环同志在谈到政协工作时,曾经说过:“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民主党派。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服从全局,议论大事,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国家为重大决策和重大工程而组织的参观考察和宏观咨询活动,并关心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如实反映情况,经常沟通信息,积极献计献策,为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出力。同时对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并且继续开展面向社会的咨询服务,进一步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其次,要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素质。这就要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邓小平同志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其理论是多方面的。对我们来说,更要着重学好邓小平同志有关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把握政策。既要强调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又要强调实践必须用理论指导。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共识、增进团结、放宽视野、具有预见,才能更好地进行参政议政和实现民主监督。 再次,多党合作在主体上正向新一代过渡,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势必为新一代领导人更替。培养、选拔年轻的领导干部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在自身建设中,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的建设,民主党派的工作,取决于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也取决于工作班子的组织、实施能力。这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采取具体措施,化大力气,培训民主党派的中青年成员,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观念,了解多党合作的历史,熟悉统战工作业务,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善于广交朋友,提高领导和组织能力,并把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选拔到民主党派各级领导岗位,充实干部队伍,也要举荐他们到政府部门从政,使多党合作能长期共存。 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为主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45年来,我们已为宏伟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将继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努力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服务,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温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