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智:我与民建
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换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组织人事更替过程中,始终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不变,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不变,确保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根基永固。
为深化政治交接,各民主党派开展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启动了“多党合作历史传统记录工程”,中央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编写了《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结合个人经历、履职实践等,讲述对政治交接的思考感悟、认识体会,真挚的话语、生动的故事,传递的是浓浓的情怀、信念、传承和力量,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共鸣。在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特将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的倾情感悟陆续予以刊发。
我参加民建与我读研究生时的专业方向有着联系。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经历了十年艰苦基层工作锻炼后,我考取了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有幸重返母校四川大学经济系,专业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史。和许多那个时代的莘莘学子一样,我珍视来之不易的学习深造机会,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在学习中,我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历程、特征有所关注和认知,而这也正是民建作为一个政党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土壤和背景。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专心致力于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历任讲师、副教授,与人合著《中国近代经济简史》、主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经济发展辞典》等学术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到了四川民建的同志,特别是老主委徐崇林。徐老早年号称“皮革大王”,抗战期间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组织成立中国中小工厂联合会,1945年与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发起筹建民主建国会,任首届理事、民建重庆分会主委。在徐老等民建前辈的影响下,1985年我加入了民建组织,成为一名普通会员。当时已届不惑之年的我,没有想到从此我的人生事业与民建结下了不解之缘。
要心中有民建,心中有会员,不能忘了“根”
高尔基说过,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我不是天才,只是笃实力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我热爱教师职业,大学毕业后我先到部队农场锻炼,后被分配到凉山彝族山区教书,一呆就是近十年。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吃住以南瓜充饥、与跳蚤为伍,人畜共饮一沟水,经常要带着学生爬到陡峭的山上砍柴,学生不小心踢飞一颗足球,我们要背着干粮到山下寻找。那个时候年轻,有朝气,又从小生长在重庆,不怕走山路,挑过担子、挑过水,对这些也没有在意,不觉得怎么苦。与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纯朴善良的彝族同胞相处的日子,至今留下的是一段美好记忆。不久前我教过的几个学生还发来了他们的照片,容颜已改,情谊长存。后来我又在大学任教,想的就是踏踏实实讲好课、搞好学术研究,没有想过要从政,更没想过做官。当组织上找我谈话,让我去民建工作时,我确实是犹豫的,自己在大学里已经是副教授,教学研究进展都得心应手,一下子要去做党派工作,无异于从头开始。人有所好、术有专攻固然好,但服从组织需要,组织让干什么就坚决干,是个基本原则,因此我的选择不是避难就易,而是迎难而上。从大学到党派、政协,再到省监察厅,后来再到监察部,最后到民建中央来工作,我都是坚持这个原则。
在其位、谋其政,恪尽职守,是一个人的起码操守。同时还要不忘初心,时刻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参加民建,就要心中有民建,心中有会员,热爱党派事业,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的精神,为多党合作多做事、做实事。我参加民建工作,从地方组织专职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委、主委,直到任会中央主席,只要没有出差任务,都坚持七点半前到单位。在监察部门工作期间,尽管本职工作十分繁忙,我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民建组织的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我常对民建会员在政府和司法部门任职的同志说,不能因职务的重要和工作的繁忙而忽略自己的组织,忽略党派工作,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民建会员,没有民建,就没有我们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忘了这个“根”。因此切不能小看自己的党派、小看自己的会员,平时要加强与会内的联系,要关心会务工作,力所能及地尽心出力。有的同志做了副省长、副市长,同民建就生疏了,到地方不见民建会员、冷落会员,会员群众不高兴,对个人的意见是小事,使民建形象受损、影响了组织的凝聚力是大事。凝聚会员首先就要走进会员中,关心会员,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我常讲,必须做的事要先做好,你是赖不掉的。深入基层组织,密切联系会员,就是我们必须做好、做实的工作。正是长期的党派基层工作经历,帮助我很好地开展现在的工作。正因为了解基层,了解党派的工作实际,我的工作思路要实一些,具体一些,更有操作性一些。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号召要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这是一个好作风、好传统,一定要继承好、发扬好。民建有三百多个省辖市级组织,民建中央规定,主席、副主席都要联系几个省,在一届之内走完这些省份的市级组织,与会员座谈了解基层情况。民建八届期间我还是副主席,当时成思危主席给我分了联系几个省的任务,因为我担任监察部副部长,事情很多,难度大一点。但什么事只要处理好了就会变成优势,我把监察部的会议、出差工作和联系民建地方组织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开会的间隙抽出时间与基层民建会员交流沟通,所以那一届我是第一个完成这项任务的。担任民建中央主席后,我就认为自己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民建,把民建工作抓好。这十年来,我已经走过二百多个市级组织,每到一地都和会员们面对面座谈交流,强调注意务实,汇报具体工作,不要念稿子,少讲大道理,还要切实检查督促他们的工作。我们召开了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市级组织工作会议,把基层组织负责人全部培训了一遍,这在民建历史上也是首开先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