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产业扶贫 促进稳定脱贫
——民进十一大以来会中央工作亮点系列报道之十九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成绩举世瞩目。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脱贫攻坚要重点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何积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民进在实际行动中解答。
聚焦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家“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聚力脱贫攻坚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
民进中央积极践行,制定了《民进中央关于“十三五”时期参与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工作指导意见》,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动。扶贫要精准,参与也要聚焦。毕节试验区是多党合作服务科学发展示范区,黔西南州安龙县是民进中央的定点扶贫县,湖南省是民进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省份。民进以这三个地区为重点, 提出“智力与资本”相结合,多次在北京举办的民进企业家培训班和在各地举办的民进企业家联谊会联席会议上,组织招商推介活动,引导民进企业界会员了解、走进毕节金沙县、黔西南州安龙县和湖南怀化市等地,自觉将企业自身发展和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相结合,先富带后富,投资兴业。
通过民进协调推动,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也相继落地,投产达效,为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6年,经时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关心协调,民进中央牵头引进安龙县的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50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8.3亿元。项目采取“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模式,采取“1301”扶贫机制,发展“养殖—种植”一体化产业,实现扶贫产业增效,贫困户稳定增收,企业和村集体壮大。“1301”是1个温氏养殖小区,带动30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将带动6000户贫困户脱贫。“温氏集团养猪项目是一个有科技含量的项目,赋予了养猪这个老产业以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共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表示,“现在很多老百姓都希望加入到家庭农场中去。”
金沙县“开明·同心城”城市综合体项目由开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正拜等几名民进企业界会员共同投资约22亿元开发建设。到2017年,已入驻商家1500多户,年成交额10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8000余人。公司还向金沙县捐赠安置房100套,补助金沙县教育、医疗部门干部职工购房款223万元,帮助改善干部职工居住条件。
2017年,经过多次调研,江西瀚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民进会员刘沛汐在怀化市中方县投资设立公司,在通道县、洪江市雪峰山规模化种植优质铁皮石斛和道地药材驯化基地,打造集铁皮石斛农业种植、药材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预计5年内累计产值将超60亿元。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动贫困户利用荒山荒地、房前屋后自留地和林地等现有资源参与种植,统一品种苗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采摘加工,统一收购销售。目前已种植铁皮石斛15.6万株四年生苗,年底预计可带动88户贫困户脱贫。
还有一批民进会员企业也相继入驻金沙、安龙和怀化。几年来,经民进协调引进,含民进企业界会员直接投建,参与三地经济建设,计划投资总额149亿多元。
产业扶贫,产业是途径,扶贫是目的。民进中央动员会员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要尊重市场规律,更要义利结合,履行好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要设计好利益联结机制和商业模式,确保投资项目真正惠及当地的贫困人口,带动贫困户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环境友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高效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温氏集团养猪项目的一个特色,也是民进中央牵头引进到安龙的首要原因——立足当地实际,为产业发展加上“科技料”、“生态料”,使企业与当地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安龙县万峰湖镇坝盘村是民进中央机关干部挂职第一书记的定点村。坝盘村属于水库移民区,山多地少,紧邻库区,“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民进中央支持村支两委细作规划,邀请专家考察指导,提出发展休闲旅游,并牵头引入精品民宿项目,保护开发古民居,同时,向村集体捐资30万元入股支持,帮助村集体以股份分红的形式壮大集体经济,以收取房租、地租,服务务工,组团经营等方式,拓宽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