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舒勇获2017阿斯塔纳世界博览会杰出艺术终身成就奖
舒勇简介
1974年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国际著名艺术家,中国环保艺术第一人,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南大学客座教授,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意大利IVNA终身名誉会员,55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参展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艺术家。阿斯塔纳世博会组委会、上海合作组织、哈萨克斯坦总统外交平台g-global联合颁发的杰出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性雕塑《丝路金桥》创作者。
舒勇创造性提出了“空间媒体”、“身体媒体”、“事件媒体”、“城市空间能”等前沿概念,并创立了行为艺术营销学说,同时提出“变态经济学”理论。以其前瞻性的思想、天才般的创造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舒勇作品以大时代为背景,糅合了政治、商业、社会、媒体的属性,参与到国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作品具有史诗般的仪式感。其作品特有的大体量、大制作、大气象、大互动、大传播的特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无出其右,如数万人参与的《万人红装唱国歌》和《中国力量》营造了史诗般的大场景震撼人心,也是中国首个有国家领导人参与的公共艺术。耗资几千万元创作的《丝路金桥》,在空间与时间上挑战了艺术创作的极限。其公共领域大量的创作使他成为当代艺术的领军者。他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社会反响,舒勇也因此成为当代艺术介入社会并产生积极影响的先行者,开拓了艺术的新维度,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
《丝路金桥》背后的故事
丝路金桥,一件以“一带一路”为创作语境的大型景观雕塑作品。2017年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如今,提到“一带一路”必然联想到丝路金桥。看到丝路金桥就可以生动的理解“一带一路”的深远意义“一带一路”开创了当今全球发展新局面。短短几年,从中国倡议变成全球共识。丝路金桥则是其可视化的符号载体与国际性表达的观念语言。
这座金桥最早亮相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舒勇说:“我一直想做跟丝绸之路有关的作品,我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中国走向世界,也是因为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我们的产品、文化被带到全球。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我对此非常认同,也受到启发,逐渐,想到了‘桥’的形象。”舒勇认为艺术应该与时代一起脉动。“时代造就伟大的作品。时代是最稀缺的资源。”
早在2013年,舒勇选择了1500个最能代表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的热词,并用谷歌软件进行翻译,用书法写成中英文,制成砖块,《谷歌砖》一经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便引来媒体的关注。人们发现多数英文翻译显得生硬甚至不知所云。
“如何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智慧和文化是需要我们去深度思考的,而西方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也不能望文取义,而是需要去深入的体验。”舒勇借《谷歌砖》让大家感受到语言可以翻译,但是语境和文化仍然有堵墙。
对于隔膜、障碍,舒勇在《丝路金桥》这件作品中用“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他说:“20世纪初,美国在世博会推出自由女神像。其实美国一直在向世界输送符号,唐老鸭、米老鼠、麦当劳等等。我们也应该向世界传达我们的价值观,同时找到相应的载体和符号。桥,是连接、沟通,是分享、共享,体现了我们‘和’的精神。”“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符号,传达中国的价值观。”
舒勇首先想到赵州桥的原型,“这是千年古桥,建造技术是世界顶级,现在还在使用,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工匠精神,也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感;同时从审美上来说,这座桥简洁、大方,为人熟知。”
舒勇又研究了各个国家的国花,把它们放在砖块里,意味着百花齐放、世界和谐。最后,《丝路金桥》作品由两万多块砖砌成,全长28米,高6米,宽4米。他说:“我希望能带这件作品到世界的地标去巡展,作品不是静止的,是会成长的,放在不同的环境,它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意义,不断变化的语义是作品的永恒性。”
多年来对“公共艺术”的实践让舒勇比一般学者对“公共艺术”的理解更为深刻。“不是所有摆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品都叫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要联系现场语境,跟当地环境、文化脉络有关联。”
如今的中国,正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与世界互动,力图向世界呈现一个开放、文明、和平的中国,倡导一个开放、文明、和谐的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与世界积极互动的壮举。“一带一路”以和平发展的时代需要为担当,以世界各国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互通为纽带,编织起一个世界互联、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是比“中国梦”更壮阔、更富理想和责任的“世界梦”。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升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国家形象。
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的技巧、含义和唯一性,还有它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和贡献。《丝路金桥》作为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语境的大型作品,已经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万众一心架金桥”的艺术互动形式,挖掘了更多的可能,与国家、与媒体、与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事件,它交织出了一个互动的网络,形成个体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长期地、系统地、更深远的联通互融。《丝路金桥》不仅打通了文化脉络,以传承与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赋予了人类文明更多活力。以国家时代为背景,充分运用媒体思维,以信息为媒介,激活空间与想象,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国际社会推向新的可能,为中国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它应有的贡献,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座和平之桥。
《丝路金桥》大型互动图腾雕塑是以“一带一路”为创作语境,米兰世博为平台,向世界传达具有普世意义,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文明与中国价值观而创作的作品。《丝路金桥》既是一座连接世界的桥,也是一个承载世界各族人民美好愿望的图腾符号。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时代。让世界通过艺术图腾来认识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对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变得尤为迫切。艺术无国界,说明了艺术在人类社会沟通的重要性,以国际化的艺术语言来传播推广国家战略,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丝路金桥》大型互动景观图腾雕塑将文化软实力的输出作为主要的途径与手段,“万众一心架金桥”的互动环节,让每一个签名都成为一次力量的汇聚和正能量的聚集,这是一个与“一带一路”战略一同发展的过程,符合中国在和平中复兴并崛起的心愿。民众只有在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继承传统优秀的文化,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根脉的前提下,才能使整体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得以凝聚,进而增强不同国家、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担负历史责任,讲好丝路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出更多好声音,注入更多正能量,《丝路金桥》就是开创新中国文化复兴道路上的一座和平希望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