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浏览  >  开明视点

吴巧月:三个“意味着”之深远蕴涵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民进陕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中共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进一步指出三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体会“新时代”三个“意味着”,蕴涵深远。

  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华文明曾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华民族曾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但近代中国发展严重落后于世界,频遭侵略。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近代外国列强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将中国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使旧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遭受了极度的苦难和屈辱。面对如此境况,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探索求富求强之路。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不断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但均告失败。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达700余个,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使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在旧中国北京设立的使馆界成为诸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民族危机,就这样,中华民族带着耻辱进入了二十世纪。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皆为精英阶层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加之其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政治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未解决好土地问题,从而与中国广大的劳动群众严重脱离,最终,以妥协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在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完成。

  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革命取得成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为了求得国家富强,按照马列主义建党原则,1921年7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中得到了深刻启示,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广泛开展工人阶级的思想教育,进行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另一方面实行耕者有其田,成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同时大力加强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随即宣布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中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新中国前30年的努力,我国建成了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总设计师”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规划了强国富民的“三步走战略”,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数据显示,1980-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308美元(世界排名122名)发展到2016年的8865美元(世界排名69名),在这30多年中,中国前进了53名,成为1980-2016年这30多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世界银行2017年7月1日发布2016年世界银行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数据显示,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排名第一,占比24.32%;排名第二的中国,总量占比14.84%。联合国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公布的关于衡量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富的“包容性财富指数”(这一指数顾及了可持续发展,是比单纯的GDP更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新指标。),其中在1990至2008年期间各国包容性财富指数增长变化中,中国排名第一(财富增长最强劲的是中国和印度,唯独俄罗斯没有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数据显示,1960年至2015年,55年间中国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增幅达75%。据世界银行数据,196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3.35岁,1970年为58.68岁,1980年为66.52岁,1990年为69.03岁,2000年为71.73岁,2010年为75.01岁,至2015年为75.99岁。以上数据有力地表明,历史地比较,我国人民已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相关数据,中国财富距日本、美国差距仍很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奔向强国之路

  带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豪情,中国人民健步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逐渐走向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阶段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必然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依靠我们一如既往地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创新创造,奋发图强。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历史使命,领导我国正在向着强国目标迈进,作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秉持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全新发展理念,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导,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不断推进《中国制造2025》,以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党风廉政建设等等,我国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强军兴军以及港澳台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各项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投入使用,第一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海底可燃冰试采成功,珠港澳大桥合拢等等,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我国也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中共十九大首次为我国强国战略进行了“两步走”规划,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宏伟蓝图,实为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民心所向。

  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作者:吴巧月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