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浏览  >  开明视点

刘宽忍:响应“五一”口号与新型政党制度

发布时间:2018-05-02  来源:民进陕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发布之后,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他们纷纷发表通电、宣言、谈话,表示拥护。从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到参与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新纪元。

  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为新型政党制度奠定基础

  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在上海成立。民进是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文化、出版、教育以及工商界、文化界人士组成的政党,“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从成立之日起,民进就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扩大反蒋斗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中国社会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民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而奋斗。1946年6月,民进发起并组织上海人民反内战大会,组成反内战请愿团,赴南京进行和平请愿,遭到国民党特务百般阻挠,并迫害行至南京下关的和平请愿团代表马叙伦、雷洁琼等,酿成“南京下关事件”。国民党一手制造的“下关事件”,教育了民进,为民进的历史走向进行了标记,民进在争取民主和反蒋斗争中更加坚决。1947年秋,民进遭受国民党当局严重迫害,被迫转入地下继续斗争。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 “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是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彻底消灭国民党政权,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民主联合政权的行动纲领。“五一口号”第五项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一经发布,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响应热烈,纷纷发表通电、宣言、谈话,表示拥护。马叙伦、王绍鏊以及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无党派代表联名在港发出“五五”通电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积极响应“五一口号”。随后,民进在港又单独发出响应“五一口号”的历史性宣言,“本会对中共的‘五一口号’,以十分的兴奋心,同意其号召,并望中国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起而响应,一致奋斗!”这个宣言,是民进作为政党首次公开宣布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标志。之后,民进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先后公开、正式宣布响应“五一口号”,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启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定了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共同纲领》,创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标志着我国崭新的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体现了我国多党团结合作的初心。从此,各民主党派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保障 新型政党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在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首次提出了“参政党”概念,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意见》不仅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而且明确了参政的基本点、实质和形式。《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1993年,我国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为新型政党制度和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宪法保障。200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2013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科学论断。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确立了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并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年全国两会新修订的宪法进一步完善了统一战线制度,将宪法序言部分修改为“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着共同的目标,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舞台。

  我国宪法和一系列相关法规,保障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新”字作出精准概括:“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新型政党制度彰显着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优势,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扬民主,是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基本国情相符合的新型政党制度。

作者:刘宽忍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