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浏览  >  开明视点

朱永新: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路上

——我与改革开放40年

发布时间:2018-11-22  来源:《中国政协》2018年第19期

放大

缩小

  2003年,我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矫正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效率优先、突出重点,追求分数、忽视人的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组织团队对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撰写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同时,我在政协平台的参政议政也紧紧围绕教育公平、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发展等展开。

  2007年底,我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调到北京从事专职的党务工作。

  民进是一个以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70%的会员来自于教育界。所以,对于我来说,在教育领域从事研究与在民主党派机关从事党务工作互为补充,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无论是调查研究、参政议政,想的、做的、写的、说的,大多都与教育问题相关。2008年,我从全国政协常委转任全国人大常委,并担任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这一年,我把自己参政议政的成果整理成为《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五年以后,我又把自己在全国人大的履职经历整理成为《我在人大这五年》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2013年3月,我有幸成为十二届全国政协的常委和副秘书长。近6年来,多次当面聆听和学习总

  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关于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制度的论述。

  在2018年的两会上,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我个人理解,总书记是从三个角度来论述什么是新型政党制度。第一个是从“利益代表”的角度。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弊端。第二个是从制度功能的角度。新型政党制度,把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第三个是实际效果的角度。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今年年初,结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和实践,我把自己从2008到2017年10年的参政议政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整理成十卷本的系列丛书《见证十年》。我在这套书的序言中说:“十年,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这样一段时光,如果遭遇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将会给个体的这段时光,镀上璀璨的光芒。十年,在一个国家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短短的瞬间。这样一段时光,如果缔造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这段时光将具有非同凡响的力量。”这十年,对我个人来说,是40年改革开放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所以我把这套书的副标题定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有人曾经问我,改革开放40年来,你个人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一直在踩着改革开放的鼓声和节奏前行,这40年来一以贯之的事情,就是为阅读鼓与呼。因为,这件事把我的专业与职业,把教育理想与党派工作,把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有机统一在了一起。

  1995年,我在担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期间建立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同时,就组织力量研制了《新世纪教育文库》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及教师四大书目。

  2003年刚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就提出了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此后连续多年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等,提出“成立国家阅读推广委员会、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把农家书屋建在村小、给实体书店免税、国家领导人带头做阅读的模范、打击盗版、繁荣网络文学、规范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等关于阅读的提案与建议。

  2010年,我创建的新阅读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先后研究推出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教师、父母、企业家、公务员等基础阅读书目。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报》评选了四个推动阅读的年度机构和年度人物。新阅读研究所和我本人都榜上有名。这一年,我还荣幸地受聘成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40年来,共和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生态和阅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欣慰地看到,阅读的理念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阅读率连续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00多个城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江苏、湖北、深圳等省市先后出台了地方全民阅读法规。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2个,已建成农家书屋60余万家,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公共阅读服务。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7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81本,比2016年的8.34本增加了0.47本。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阅读,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塑造着共和国的未来。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蓬勃向前的一段历程。过去的辉煌让我们更有信心展望未来的美好,而通往未来之路,也正是继续改革开放之路,不在其他地方,正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不竭的力量,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