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会赴长沙、青岛、大连开展“教育事业发展”课题调研
近年来,青岛通过加强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学校建设,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保障教育发展。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推行教师招聘“面试前置”,实施教师“聘用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教师紧缺问题,并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学校间校长教师的均衡配置。通过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努力在教育信息化上突破,全部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实现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通过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释放事业发展活力,在全国率先成立审批执法处,维护了教育的良好秩序,实施清单管理,建立包括课业负担、教学质量、体质健康在内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做到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覆盖。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创新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建立了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校出资人奖励、民办教育新上项目贷款贴息等制度,启动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实行民办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政策,有效破解了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大连教育,动能充足
大连调研期间,民进大连市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董晶陪同民进中山市委会调研组赴大连东港第一小学考察,深入了解大连公办学校建设的高标准。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跃权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及中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等,也应邀与调研组举行座谈会,就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方面的议题进行交流。
11月16日,民进中山市委会调研组在大连市东港第一小学会议室,与民进大连市委会、市教育局举行调研座谈会,了解大连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近年来,大连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公办中小学校建设,按照“以需定供、同步建设”“均衡布点、就近入学”“适度超前、弹性布局”等原则,因地制宜,适当提高中小学校规划建设标准。通过强化重点投入,加快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列入2019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并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指标,并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资源,引导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跨区域流动。通过多措并举,激发集团化办学新动能,以学区统筹的集团化办学、名校牵动的集团化办学、高校引领的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植入、融合与再生,以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缩短新建学校成长周期,培养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民进中山市委会调研组认为,长沙、青岛、大连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相似的困难,在中山均有出现。但它们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山思考和借鉴。若能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必能让中山教育事业再次腾飞。
民进市委会委员杨国明、叶裕华、陈云华,文教支部主任刘玉萍,侨中支部副主任黄佳、北中支部副主任胡汉超,仙中支部宣传委员谢红章,及专干苏振波参加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