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浏览  >  民进要闻

朱永新: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助力人民政协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27  来源:民进中央

放大

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

  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中国的参政党之一,中国民主促进会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主体之一,也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70年来,民进认真参与人民政协工作,发挥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大计,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进为人民政协筹备、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人民政协筹备时期开始,民进就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一路见证了人民政协的成立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履职成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的召开,标志民进作为中国民主党派正式成为新政协的重要组成单位。马叙伦等八位民进前辈分别代表民进、文化界人士和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参加会议并积极参与新政协筹备工作。

  当年9月,马叙伦等九位民进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进认真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工作,民进领导人分别当选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政府部门相关领导职务。会议期间,马叙伦提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先后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并提交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一直沿用至今。在10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马叙伦有关国庆日的建议,经会议通过成为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份建议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明确提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多年来,民进参政议政工作领域不断拓宽,水平不断提升,在人民政协的广阔平台上,认真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贡献智慧,也为人民政协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民进中央在参政议政“老阵地”和“新领域”双向发力,推进和深化“文化建设”“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版体制改革”“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三农问题”“星火西进”“长江保护与发展”“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参政议政重大系列课题;围绕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提高教育科学决策,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推进出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环保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石漠化和沙漠化治理等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偏远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关于尽快制订<民办教育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建设陇海沿线星火产业开发带,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关于尽早制定<湿地法>的建议案》等一系列提案建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所采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助力。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