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助脱贫 全意系安龙
——民进中央定点帮扶贵州省安龙县工作纪实
凸显教育界别特色 聚焦人才培养
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隔代传递的根本举措。民进中央着力发挥教育界别特色和智力优势,以“同心·彩虹行动”为主要载体,以本地人才队伍培养为目标,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深入推进教育医疗服务工作。截至2019年6月,全会共开展教育项目43个,医疗服务项目18个,培训教师3800余人次,培训医护人员340余人次。
一是开展“彩虹结对行动”,为当地培养一支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协调18个民进省级组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东西部两个民进省级组织对应一个安龙县乡镇街道的中学,实现全县乡镇街道全覆盖,各省级组织以名师结对、教育资源共享、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咨询等方式,实施对口支援服务,促进对口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协调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共建“西南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为包括安龙县在内的黔西南州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协调推进上海教育机构与黔西南州、安龙县合作共建高质量国际化学校和研学基地,改“送教”为“留教”,分享教育先进理念,为黔西南地区中小学校培育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协调浙江镇海中学开展“名校带头校”的教育帮扶工作,与安龙一中签订6年帮扶协议,在安龙一中开设4个“镇海中学班”。协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民进组织,开展了音乐、美术、英语及学前教育、特岗教师、职业教育等专题教师培训活动。
二是拓展服务,培养医疗骨干,助力健康扶贫。
扩大教育培训范围,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高发态势,帮助培养县域医疗骨干,更好保障贫困人口脱贫。协调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浙江、重庆、安徽等地民进省级组织联合开展民进医疗专家赴安龙县讲学交流活动,协调推进与安龙县人民医院对口共建,为当地骨干医护人员外出培训提供平台,帮助建设重点科室。组织开展赴安龙县乡镇卫生院的义诊带教活动,培训乡村医生,辐射带动乡镇卫生医疗保障能力提升。
三是切实帮助青年一代成长。
实施“彩虹励志行动”和“彩虹关爱行动”,动员民进29个省级组织,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员等群体的教育、技能服务支持力度,资助800余名安龙县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就读“镇海中学班”、参加“彩虹班”职业教育培训等。组织开展足球、书画、音乐进校园等“美育共建”活动。帮助安龙县石山区学校修建水窖等。民进中央机关党支部联合开明慈善基金会,资助安龙县坝盘村学生赴京参加夏令营活动,并联合机关民进支部、团总支发起自愿捐款活动,资助坝盘村10户贫困家庭孩子上学。
抓住脱贫关键 帮助培育扶贫产业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也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民进中央从争取政策、产业规划、技术咨询、企业引进等多方面,倾力助推安龙县扶贫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6月,民进全会协调开展产业扶贫相关项目24个,帮助引进6家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万人脱贫。
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夯实发展根基。
支持安龙县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协调安龙县美女山大(一)型水库项目申报纳入国家“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会同水利部指导推动项目设计审批。
二是引入龙头企业,构筑产业支撑。
以能带动、可持续的标准,协助安龙县引进温氏集团5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8.3亿元。截至2018年底,项目一期工程103个精准扶贫示范农场已覆盖全县85个贫困村,带动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2914户9465人,实现产业分红850余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业(饲养管理员)321人。协调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合作,支持安龙县中草药、花卉等主体产业发展。
三是高规格对接产销市场,推动产业由大变强。
动员民进会员企业帮助安龙县发展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成安龙县对外签定8.6亿元食用菌订单,并直接帮助安龙县实现食用菌销售累计1.9亿多元。协调推进中草药采购合作项目。帮助引入电商平台,开展消费扶贫,扩大销售市场,倡议民进全会参与“我为扶贫下一单”微公益活动,购买和引导消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一年多时间,累计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98万余元,民进中央机关干部职工也积极参与采购。
四是多路径促农户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帮助安龙县坝盘村制定旅游规划,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引进百香果项目、民宿项目等。截至2018年底,民宿一期投资150万元的2号院已挂牌营业,其中,民进中央协调开明慈善基金会捐赠30万元作为坝盘村集体资金入股,享受收益分红。实施“本子计划”,引入产品订单,帮助布依族绣娘增加收入。帮助推广传统竹纸,提高产值。协助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发展水上旅游项目。
坚持问题导向 开展调查研究
民进中央着力发挥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果经验的作用,献计安龙县脱贫攻坚。在安龙县组织召开民进全国挂职(驻村)干部工作座谈会,共同为安龙县实现稳定脱贫想办法、出实招。民进各级组织积极配合开展帮扶调研,就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要求挂职干部走基层,察民情。围绕教育扶贫、精准识别、产业扶贫、考核督查工作问题等形成了5份调研报告,其中,围绕教育扶贫问题形成的“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调研成果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上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