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助脱贫 全意系安龙
——民进中央定点帮扶贵州省安龙县工作纪实
经验和体会
提高政治站位,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有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民进中央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发挥作用,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也是民进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在服务群众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在解决社会难题中增进思想共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成效,展现新时代参政党的新面貌。
坚持集智聚力,联合互动,才能形成脱贫攻坚最大合力
定点扶贫工作面临多方面的需求和难点。民进中央基于党派特点,坚持会内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并积极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作用,把会内力量与会外资源聚集起来,激发集智聚力机制活动,努力扩大各项活动的参与面,才能形成倍增的战斗力,凝聚起脱贫攻坚最大合力。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取得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民进中央始终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各项工作务求实效,努力为贫困群众多做好事、实事、有利长远的事,以新作为体现自身宗旨与价值。
民进安龙教育扶贫优秀案例
“三力驱动”助推安龙教育发展
当前,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仍有较大的教育差异,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也截然不同。在多年的教育帮扶过程中,民进宁波市委会发现在巨大的区域差异面前,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若以大水灌堤的方式一味投入,不仅成效甚微,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民进宁波市委会凝聚力量,综合施策,通过凝聚工作合力、提升教学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的“三力驱动”帮扶模式,用心做好教育扶贫,着力为脱贫攻坚贡献党派力量。
2019年2月,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在宁波调研期间,民进宁波市委会在民进浙江省委会的指导下与调研组就教育帮扶安龙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初步沟通。随后,民进中央在安龙县挂职副县长杨振敏积极对接,甬黔两地民进组织对两地教育资源进行多次深入调研,对帮扶的形式内容进行了多次磋商,最终确定“名校”带“头校”的帮扶思路,着力通过对当地优质高中的针对性辅导,使宁波优质教育资源在当地结出成果,以点带面提升安龙整体教育水平,破解当地优质生源流失、优秀人才流失难题。7月,镇海中学与龙县一中正式签署6年帮扶协作协议,4个安龙一中“镇海中学班”正式开班,双方将在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点亮工程”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由民进江苏省委会牵头,民进南京市委会组织落实,经民进黔西南州委会、安龙县人民政府的联系协调,在安龙县普坪镇中心小学启动实施“同心贻芳行——龅牙兔点亮工程”(以下简称“点亮工程”)教育服务项目。该项目在南京五老村小学和黔西南州安龙县普坪镇中心小学之间,分别建设一间现代化多媒体同步教室,通过远程方式“同上一堂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018年11月,民进江苏省委会、民进南京市委会赴安龙实地考察对接,根据普坪镇中心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点亮工程”系列帮扶内容。
通过前期调研,民进南京市委会决定从建立同步课堂、儿童心理健康、图书长廊建设、教师培训四个方面进行帮扶。
以互联网+智力帮扶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同步课堂教学,实现同步讲授、同步问答、同步练习、同步反馈;老师们借助“同步课堂”共同备课,共同教研,共同命题,共同提高,实现优质校和受援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支持边远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彩虹班”发展职业教育助脱贫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是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民进北京市委会与民进贵州省委会、贵阳盛华职业学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着力帮助贫困家庭女生就学就业,联合创办了以民族手工艺培训为主要课程的职业教育“彩虹班”,取得了就业扶贫的积极成效。
2015年,民进北京市委会到民进会员企业——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决定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模式,与民进贵州省委会、贵州省盛华职业学院合作创办“北京民进彩虹班”,以此作为民进北京市委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落实民进中央“同心·彩虹行动”的工作项目。
民进北京市委会负责筹集“民进彩虹班”所需资金,资助每个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半费用,在贵州贫困家庭中招收女初中毕业生到“北京民进彩虹班”学习。而且,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所需费用还可以得到民进北京市委会专项经费和民进企业家赞助支持。
以教师教育带动民族地区教育扶贫
在民进中央协调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共建“西南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举办“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高峰论坛”,受益面广、影响力大,有力支持了西南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
2019年7月23日,西南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高峰论坛在贵州召开。贵州省内外20余所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老师,贵州教育界相关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和论坛。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振兴行动高峰论坛围绕“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振兴与质量提升”展开研讨,举办了13场主题讲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兼具深度与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交融,具有极高的时代契合度。这些报告思路新颖、方法独到、论述透彻、见解精辟,让大家在聆听、分享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开阔了视野。
下一步,西南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将继续整合多方优势,助力西南地区教育脱贫、深入挖掘西南地区教师教育资源、服务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
借鉴“金沙模式”促进安龙县幼教发展
由民进浙江省委会协调组织,民进杭州市委会“同心彩虹西部幼儿教师培训基地”援教团队自2009年开始,持续10年对口支持毕节市金沙县学前教育发展,总结探索出从“对口援教”到“东西协作”的幼教发展“金沙模式”,并在定点扶贫安龙县的工作中借鉴推广,帮助安龙县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援教团队采取组建一支幼教专家帮扶团队,创建一个幼教专业培训基地,制定一份长效帮扶行动方案,募集一批专项公益帮扶资金,研编一套幼教援教用书的系统支援举措,使金沙县幼教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先后被教育部、贵州省政府授予毕节地区“学前教育实践基地”荣誉称号。
2015年,在民进浙江省委会的组织协调下,援教团队将支援金沙县的相关举措在安龙县同步实施,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调研对接,针对安龙县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向安龙县4所幼儿园捐赠8千余册幼教教材,“走进去”、“请出来”开展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活动;捐资40万元,重点支持栖凤二幼改善基础设施。
经过3年多持续支援,安龙县幼教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