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年9月,民进中央在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的金沙县启动了“同心·彩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同心·彩虹行动”实施两年多来,民进先后组织近800人次到金沙县考察调研,开展智力帮扶,捐助资金509.94万元人民币,协调中央投资项目3个,项目资金2265万元,捐赠价值1535.59万元的物资,举办培训班67期,培训人员达6640多人次。在“同心·彩虹行动”即将迎来它三周岁生日之际,我们撷取这样一个扶贫工作组的故事,这里有民进人的爱心和责任,更有金沙人的感动和希望。
5月19日,走访箐门乡三锅村苗族自然村,重点走访两户苗族学生家庭。三锅村处于乡政府所在地,相对于更加边远的那些行政村,经济情况总体要好一些,但该村苗民集中居住的自然村,经济状况明显不如汉族自然村。
5月20日,走访朝阳村、庆丰村、洪河村。这三个村子离乡政府较远,一共有4所村小(片小),我们对这4所学校全部进行了走访。
5月28日和29日,趁着下午课程结束、晚饭前的空档,工作组连着召开箐门学校全体教师座谈会和贫困学生代表座谈会。座谈会后,我们请各班主任将自己班上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详细资料进行调查,并做成表册,附上照片,我们会将这些资料带走,尽可能为这些贫困学生找到结对帮扶的好心人。
……
……
这是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绍兴高速驾校校长曹兴强所带领的“同心·彩虹行动”5人工作组,在贵州省金沙县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的调查手记。工作组除曹兴强,还有4位成员:马亚振,民进上虞总支原副主委;俞香娥,浙江省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退休教师;张铭华,国家级厨艺大师;周晓燕,绍兴高速驾校办公室副主任。
同吃同住 全力以赴真做实干
2012年5月18日,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中心完小,曹兴强带队的5人工作组一行从浙江风尘仆仆赶到这里。
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贵州地区一级贫困乡,共有8个行政村,由于最贫困、最边远,许多扶贫工作组都不愿前往。就在这个帮扶的“真空”乡,曹兴强带着工作组一住就是两个月,与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劳动。
这是有备而来的两个月。为使工作有序展开,工作组详细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出发前,工作组着手做了两件事:一是在绍兴为中心完小的学生量身定做了两套校服和一双鞋子,并在“六一节”前发放到位;二是联络兄弟地市的民进组织——民进浙江省建德市委会,共同参与箐门乡的帮扶活动。
这是马不停蹄的两个月。工作组到达箐门乡后第二天即带领工作组展开情况摸排和帮扶工作,4个村、7所学校和1个教学点,近10次大大小小的座谈会,走村串寨体察民情,慰问特困学生家庭,帮助困难群众,看望教师家属……组长曹兴强每天废寝忘食,脑袋里转的就是如何才能帮助箐门乡解决教育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这是险象环生的两个月。曹兴强去过贵州40多次,知道那里的路有多险,何况这次去的还是一级贫困乡。6月7日,工作组乘车前往红梓片区,必经之路从悬崖通过,由于路况不熟,车熄火在陡坡上,若不是一块大石头挡住车轮,汽车恐怕已滑落悬崖。
这是真抓实干的两个月。箐门乡政府最初安排工作组人员住到离中心完小三里地左右的敬老院,工作组不同意,坚持要和师生同吃同住。他们每天起五更落半夜,看到学校脏乱的环境,亲自动手疏通阴沟、清除积垢;曹兴强还一个人偷偷前往10多公里外的冷水河寻找水源;工作组每进到一户贫困家庭,必定会当场留下一些钱物,六一节当天,曹兴强自掏腰包5000元给中心完小师生改善伙食。
箐门乡的教师们对工作组的到来由漠然到欢迎、由观望到支持,他们说:“曹主任带队的工作组与别的‘上面下来的人’不一样,他们确实是真心真意来帮助我们的。”

蹲点调研 摸清“家底”有的放矢
曹兴强常说:“我对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认识,一开始认为就是民进会员做些好事,随着自己逐步参与其中,我意识到它不同于社会上的慈善公益活动,它是有政治性的,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础。我们的言行可以让老百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伟大性。”
曹兴强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去践行的。他带着工作组在箐门乡中心完小深入宿舍、食堂,调研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两人挤一张床;没有教工宿舍,大部分教师住在条件极差的破校舍里;学校没有浴室,没有厕所,蹲式土厕臭气熏天,蛆虫满地;食堂屋顶漏水,大部分学生只能露天吃饭;学校经常性停水停电……下面的村校(片校)条件则更加恶劣。眼前的情景让工作组的成员们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问题看到了,关键是如何解决,6月1日,在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的主持下,工作组与金沙县领导进行座谈,将多日来的所见所想逐一汇报。金沙县委、县政府随即召开各职能部门协调会,指定牵头单位,设计工作进度表,工作组提出的多项建议得到采纳。
政府介入的同时,工作组也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前往箐门乡各地看望、慰问师生,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
“平时就吃这个吗?”曹兴强在朝阳村大寨学校学生黄琪家中揭开锅盖,只看到了干干的白米饭,孩子点点头,工作组成员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曹兴强掏出500元递给孩子:“买点衣服和吃的,好好念书,才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锅村,雨天路滑,工作组带着200斤大米、40斤油,准备送到贫困学生家,泥泞山路上,车子在一处急弯抛锚,曹兴强带头下车扛起大米步行前往,几次险些摔倒,满身都是黄泥,这种对百姓最淳朴的情感深深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他们唱起了动人的苗歌,跳起了传统的芦笙舞,用苗家最高的礼节接待工作组。
每到一处,看到家庭贫困的孩子,工作组就舍不得迈开步子,停下来嘘寒问暖,留下慰问款。对发现的困难,是力所能及的,他们就会现场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或是力所不能及的,则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谋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立足课堂 支教工作一丝不苟
工作组中的马亚振老师58岁了,扶贫支教是她多年的心愿,这一次她做了充分的准备,把家里都安排好才来到箐门乡。她说,支教活动要立足课堂教学、立足教师素质的提升、立足学生以学为主,才能让师生受益,不走弯路。
在箐门乡,马亚振和工作组的另一位高级教师俞香娥承担起支教任务。两位老师在小学段各年级听课、评课17节,为全校教师作了两场讲座,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次普通话语音培训,还为语文教师开设小学高年级古诗词赏析示范课、写作教学示范课、作文讲评示范课,组建作文兴趣小组,开展写作辅导9次,并分别与2名年轻教师结成听课评课对子。王佐书副主席也挤出时间为箐门乡的中小学教师作了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专题讲座。一系列支教活动有序开展,为箐门乡中心完小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样本,进一步拓宽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思路。
马亚振除了白天听课,还要跟随工作组走村串寨,晚上赶写调查报告和手记,忙到夜里一两点是常事。为了在箐门乡多做些事情,她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甚至父亲重病住院期间,也没有回浙江看望一眼,父亲去世了也没有去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她悄悄吞下失去亲人痛苦的泪水,把遗憾和对父亲的亏欠留给自己。
翻看工作组的工作报告,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党,那么与党同心同行的参政党,也应该带着对人民的感情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组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要以自己的诚意和真情来打动更多的人,凝聚更大的力量,把箐门乡的教育事业搞上去,造福百姓和孩子们。”
短短两个月,通过工作组的努力,联系民进建德市委会向箐门中心完小捐赠资金7万元和价值32500元的物资,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向箐门乡捐赠资金51500元和价值33000元的物资,民进绍兴市委会向箐门中心完小捐赠折合人民币41600元的物资;工作组先后向贫困师生、特困村民发放10500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金沙县委、县政府也决定先期投入3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重新规划箐门乡学校的网点布局,包括箐门中心完小的扩建等,预计三年后,箐门乡的整体教学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两个月过去了,曹兴强带队的“同心·彩虹行动”5人工作组即将离开。“希望这样的工作模式成为‘种子’,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会有更多的种子生长出来,秋后结出丰收的果实。”曹兴强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