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新闻浏览 >> 民进新闻 >> 民进中央要闻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我们应有更大作为
——各地出列代表热议民进如何助推教育发展

  教育是民进的“老阵地”之一,民进与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近70%的会员来自教育界,在中国教育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五年来,民进全会通过建言献策、推动立法、力行实践、办学不辍,不断书写着中国教育史上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怎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地代表结合审议民进十一大报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给出了思考和回答。 


林红代表、周萍代表

  宁波代表、李惠利幼儿园园长林红一直以来关注着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她撰写的关于《深化改革,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健康均衡发展》等系列建议,为更好地促进浙江省学前教育发展赢得了各方关注。她在发言中表示,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前全国要普及学前教育。浙江学前教育处于领先,多年前就已实现了普及,但由于每个地区对教育的需求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百姓也存在着“入园难”的呼声,其实质是“入好园难”。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虐童事件就暴露出一些问题,沿海地区学前教育并未到很规范的地步,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来推动。我们只有结合本职工作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组织作贡献。 

  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代表长期在教育一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工作,对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民进十一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周国韬提出,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老阵地,我们应有更大作为。首先应该更好地宣传民进基础教育界代表人士,如霍懋征、吴正宪等;其次调整基础教育关注角度。教育属综合性问题,仅靠教育部门力量难以解决,应推动各部门合力从根本上破解难题。他还建议集合民进基础教育优势资源,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欠发达地区改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周萍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教师,这次参加民进十一大,她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共十八大把教育定位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周萍说,这样的提法与中共十七大报告相比,既有坚持又有拓展。当前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进又是以教育为主界别的参政党,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界的基层民进会员代表,她感觉责任更加重大,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来自湖南的胡革新代表最近知名度非常高——今年9月,他刚刚做了一次“过江龙”,通过全国公选,由原衡阳二中校长任上被广州86中以30万年薪的高薪聘任为校长,轰动广东教育界。他在小组发言中感言,现在高中教育不公平现象越来越突出,每个省都有巨型学校,聚合人才、资源、财源,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但管理团队跟不上。他认为,民进应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界别特色,在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改革方面多做工作。 

  列席十一大的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马荣才同志,也很关心教育问题,但并不脱离老本行——他关心的是农民教育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多数,无论是从提高全民素质上、还是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农民教育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马荣才说,农民教育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以北京为例,北京现有农民60万,而郊区只有800所学校,面向40、50、60人员,只能自编教材,教育力量十分薄弱。他建议民进从公共教育角度对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高水平、有分量的意见建议,力争将职业农民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把农民培养成既懂生产又有知识,还有国际视野的现代职业农民。 

  正如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代表所说:“民进要发挥教育界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建言献策,体现民进自身特色,发挥应有作用。”不管来自何地,不管何种身份,各位代表对民进和教育的情感都始终如一。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