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政协民进组热议温家宝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下午,政协民进组委员听取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进行讨论。会上,委员们争相举手,发言踊跃,会场气氛热烈。委员们表示非常拥护和赞同报告,一致认为报告很有特色,内容丰富,听后深受鼓舞,振奋人心,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罗富和委员在发言中表示,非常赞同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作为见证者,深受鼓舞。他同时对报告中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提出修改建议,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教育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推动;报告中未提民办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民办教育是检验教育改革的标准,目前,我国民办教育面临很大困难,为此,建议报告中加上“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这一句。
文化建设一直是民进的委员们关注的话题。“政府实行文化惠民工程时缺少顶层设计,如何让群众真正从文化中得到实惠?如何发掘和调动文化的内生动力?”朱晓进委员建议增加一些对文化惠民工程效果、功能的评估。
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张妹芝委员从报告中感受到了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决心和力度。为此她建议,一是报告将文化改革发展列入政绩考核体系,希望各级政府能将此落到实处;二是既要关注文化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文化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发挥文化资源效力。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文化的改革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臧永清委员认为,不但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从加强制度建设的层面给予推进,还要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产品走不出去,文化走不出去,我们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就不够。
张帆委员也表示我们对文化工作的目标不明确,缺少顶层设计。他指出,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工作,今年提出了将文化改革发展列入政绩考核体系,但如何操作,希望能有更具体的做法和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政协民进组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来自陕西的岳崇委员表示,虽然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政策法规对权力主体没有作出规定,现实中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受益者主体不同,无法调动环境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他建议将生态环境补偿原则立法,明确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
黄震委员建议,加紧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法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责任编辑: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