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十七屆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大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对文化大发展的战略决策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阐述。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长期关注文化领域的政协民进组的委员们,在几次小组讨论会上,为文化建设集智聚力,献计献策。
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对文化有着特殊感情的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委员指出,“国家建设了很多文化馆、文化站等硬件设施,但是百姓在这些硬件里享受到文化了吗?这说明我们软件做得还不够”。他坦言,文化发展的成果大家还没有公平的享受到,还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还处于匮乏的状态。他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时一定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向没有享受到成果的百姓倾斜。
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赵丽宏委员直言不讳,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大国,五千年文明传承至今,而文化影响力却让人忧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推广做得很好,很多国外的优秀书籍被翻译成中文,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国外的作家如数家珍,而外国人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却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是个了不起的奖项。我们也可以设一个国际性的文学奖,来品评一下世界的文学,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
“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文化要发展什么?”唐瑾委员不禁发问。她说,我们不能将文化只是理解为建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引导大家重视阅读,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就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开展了一些阅读方面的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青少年的阅读量远远不足,阅读面非常窄,学校家长都不够重视。
汤建人委员认为,文化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倡导什么文化。“当今社会缺的不是爱心,而是点燃爱心的火把,缺的是爱心文化氛围。”为此,他建议大力弘扬爱心文化,力促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包括科学谋划爱心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善”的制度建设;推动企业的爱心文化建设;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爱心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