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在闭幕式上宣读《邯郸共识》
9月8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邯郸市圆满闭幕。论坛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达成了五点共识——《邯郸共识》。
共识之一,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核心与重中之重。唯有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并且带动各方共同努力,建设起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并且安心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质量提高才有根本保障;城乡教育均衡、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能实现的目标。
共识之二,健全农村教师待遇保障体制机制,必须让广大农村教师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要吸引乐教嗜教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教,首先必须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
共识之三,完善农村教师素养提升体制机制,让农村教师专业地学习。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共识之四,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力度,让农村教师有切身的培训。要支持农村教师持续地专业发展,必须要有接地气的专业教师培训机构。
共识之五,创新教师管理模式,让农村教师安心地完成使命。要让农村教师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必须在教师准入、录用、职务职称评聘、考核、退出、荣誉表彰上进行机制创新。
《邯郸共识》认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首先必须让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和专业地工作、有尊严和幸福地生活。
《邯郸共识》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关怀下,只要通过在政策制订、体制创新、机制改革和政策制订上狠下功夫,就一定能够建设一支具有投身农村教育使命感、业务素质优良、专业发展动力强、有活力有担当、稳定的专业化农村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