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拟联合叶圣陶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进行隆重纪念,并在专栏活动的基础上,拟策划、编辑出版纪念文集。现将活动启事全文转发如下。
编辑一生亦风流
——纪念叶圣陶诞辰120周年专栏写作活动启事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
2014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拟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隆重纪念他。本专栏对叶老的纪念,或可期待通过对叶老编辑历史的追忆,对编辑文化精神的找回,拟可解答编辑现实中的一些疑虑,从而振奋编辑精神,凝聚编辑力量,实现编辑理想,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编辑的文化贡献。
为了扩大这次活动的影响力,中国编辑杂志社将在开辟专栏的同时,联合相关出版社,在专栏活动的基础上,拟策划、编辑出版纪念文集,现诚邀广大编辑同仁以及景仰、热爱叶圣陶先生,支持叶圣陶学术研究的团体和个人,参加专栏写作活动。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文章主题范围
(一)叶圣陶的编辑精神
1. 20世纪初叶,叶圣陶这一代编辑家的文化信仰和出版理念是什么?今天的编辑该如何研究、承继和弘扬老一辈编辑家的文化信仰和出版理念?
2. 叶圣陶认为书业是值得干下去的职业。请结合自身的编辑实践,探讨当今编辑应具备的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编辑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自己对编辑职业发自灵魂深处的热爱?
3.叶圣陶认为“出版事业的性质是工业、商业、教育事业三者兼之;三者之中,教育事业应居首要地位”。您如何理解编辑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关系?并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深入探讨过去和当今,以及未来编辑工作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4. 叶圣陶认为“出版事业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教育工具,不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应当充分利用这种有力的工具”。请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谈如何在自身的编辑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竭诚为读者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
5. 请根据现有的叶圣陶研究资料,从学理上分析并系统阐述叶圣陶的编辑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变迁。
(二)叶圣陶的编辑思想
1. 叶圣陶的整体编辑出版思想研究。如他在开明书店留下的以教为本的出版方针、严肃认真的编辑态度、和谐融洽的作者关系、读者至上的服务思想、诚信互利的经营之道等出版传统。
2. 叶圣陶在期刊方面的编辑思想研究。如叶圣陶与《中学生》杂志的研究、叶圣陶与《妇女杂志》的研究等。
3. 叶圣陶在教材出版方面的编辑思想研究。如叶圣陶与《开明国语课本》的研究、叶圣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教科书的编辑理念等。
4. 叶圣陶认为编辑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请结合自身的编辑经历,探讨编辑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三)叶圣陶的编辑实践
1. 叶圣陶认为编辑“应该把自己负责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拿到天平上衡量一下它的轻重”。而在目前的编辑实践中,很多编辑沦为了只会修改错别字的流水线工人,有的编辑甚至连错别字都改不好。请结合叶圣陶的编辑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编辑工作的含金量。
2. 叶圣陶认为“编辑编书、写文章和写家信大有不同,家信写不好,有错误,受影响的仅是个别人;而文章写不好,有了错误,印刷出来,受害的是千百万的读者”,并提出“为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而奋斗”。请结合自身的编辑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
3. 叶圣陶认为“尊重著作家的利益不但不妨碍出版事业,并且是推动出版事业的重要关键”。请结合目前知识产权的现状,谈谈编辑如何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4. 叶圣陶认为“要提高课本的质量,主要经验有三条:一是多调查多研究,要着重效果、分析原因;二是多向老师请教,因为他们是实践者;三是在工作中锻炼,不断地提高编写的能力”。从以上叶圣陶提到的提升教材编辑工作能力的主要经验,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谈谈提高本职工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如期刊编辑怎样选择稿件、图书编辑如何编辑加工稿件、新媒体编辑如何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做好数字出版工作,以及编辑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等。
5.叶圣陶提出“把发行工作的重心放在读书运动上,想尽种种办法让不读书的读书,少读书的多读书,读了书的善于读书”。这对当今出版业的发行工作有什么启示?
二、文章写作要求
1.围绕以上文章主题范围,自拟题目。文章体裁不限,视表达需要而论。
2.文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3.文章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优美、富有表现力;资料翔实,论述有力。字数3000~6000,特别有创新的文章字数不限。论文请附摘要和关键词。文后参考文献格式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执行。需要附图片的可以附图。
4.文章须坚持原创,反对抄袭。
三、投稿方式及投稿时限
(一)投稿方式
1.电子稿:
直接发送至邮箱:zgbj@vip.sina.com,邮件标题注明“纪念文章” 字样以及文章题目。
2.纸质稿:
邮寄至中国编辑杂志社,信封正面注明“纪念文章”字样。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C座507 中国编辑杂志社
邮编:100120
(二)投稿时限
2014年1月1日—10月31日
中国编辑杂志社
二〇一四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