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活动举行

作者:赵天雪  摄影:王佳雯

10月15日至19日,跨越海峡 走近敦煌——202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活动在北京、甘肃举行。图为在敦煌研究院召开研讨会。

  10月15日至19日,跨越海峡 走近敦煌——202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活动在北京、甘肃举行。15日晚,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北京会见了交流参访团一行。民进中央副主席高友东陪同会见并参加活动。

  16日上午,交流参访团一行抵达故宫博物院。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热情接待了大家。交流参访团先后参观了武英殿陶瓷馆、午门儒学展和故宫中轴线建筑群,详细了解中国陶瓷八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儒家文化的历史脉络、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明理念及其绵延千年、广被四海的深远影响,瞻仰了以三大殿为中心的故宫风貌。返回酒店途中,随行专家向交流参访团介绍了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16日下午,交流参访团一行来到北京大学,参观校史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和薪火相传的北大精神,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和代表北大考古百年历程的学术收藏,让参访团成员们赞叹不已、流连忘返。参访团一行还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座谈交流。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致欢迎词并回应了参访团成员的发言,参访团成员代表畅谈了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感受、对开展更多考古文博领域研究合作的期许,在北大深造的部分台湾学子分享了求学的感受。高友东在座谈中表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此次在北大的参访活动,不仅是开拓视野之旅,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文脉贯通之旅,大家跨越北大厚重的历史,走进朝气蓬勃的现实,为促进两岸交流交往,推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提供了精神滋养。

交流参访团一行在敦煌莫高窟参观考察藏经洞陈列馆。

  17日中午,交流参访团一行抵达甘肃敦煌。17日下午至19日上午,分别赴敦煌博物馆、敦煌书局、敦煌数字展示中心、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展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交流参访活动,多角度深入了解敦煌的千年历史变迁,敦煌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在新时代为加强同世界各国文明对话交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透过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交流参访团一行还参观考察了首航节能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了解项目运行原理、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最新进展。

  18日下午,交流参访团一行在敦煌研究院召开研讨会。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致欢迎词,来自台湾的5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刍议台湾地区的“敦煌艺术热”——以“丝路光华——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为例》《古代朝圣遗迹面对观光文化的思考——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台湾博物馆更新再造及其现代性诠释:以史前馆与史博馆为例》《敦煌石窟艺术在南华大学的传承与深化》《从对兽形胸饰看莫高窟254窟的“犍陀罗影响”》专题报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声良作《敦煌艺术与唐代文明》专题报告。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主持研讨会。

  交流参访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照之旅。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两岸人民共有的深厚文化底蕴。通过这次交流参访活动,开阔了历史文化视野,深化了中华文化情感,增进了两岸文化交流,也获得了更深层的文化自信,为个人成长和两岸共同发展,提供了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民进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叶圣陶研究会副秘书长姜其和,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闽南师范大学教授陈耀庭,全程参加交流参访活动。民进甘肃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陈伟、民进酒泉市委会主委柳渊参加在敦煌的有关活动,敦煌市政协、中共敦煌市委统战部有关领导陪同参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