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研究会会长 严隽琪
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出席本次研讨会和参加晚宴的老朋友、新朋友、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本次研讨会的支持单位和承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想用最简要的话介绍三个名词:第一个是“叶圣陶研究会”,第二个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三个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叶圣陶先生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上世纪20年代,他曾经与沈雁冰、郑振铎等著名的文化学者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文学观。叶先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而且他对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出版社的专家告诉我,台湾光复以后的第一套小学语文课本是叶老主编的。至今,叶老在中国尤其是在大陆的文化教育出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那么,叶老和民进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我对“中国民主促进会”使用了简称“民进”,请一定注意和台湾的民进党不是一回事,“此民进非彼民进”!叶老是我们民进的前辈,曾经是民进中央的主席。1988年叶老因病去世以后,由中国民主促进会领导人为主的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和叶老生前的一些好友学生共同发起成立了叶圣陶研究会。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文化教育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参政党,会员以从事文化教育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这就是叶老和民进的关系。当时成立叶圣陶研究会的目的是要组织和开展对叶老教育、文学和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因为叶老的学术思想里蕴含很多精华,每一次我参加叶研会举办的活动时,叶老那一代人对事业的执着,学术造诣的精湛,对后辈的提携,都使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叶圣陶研究会能够跨越海峡的阻碍,积极推动两岸中华文化的交流、研讨与发展。
这就谈到了第三个名词“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是叶圣陶研究会一直秉持的一个宗旨。从2002年起,叶圣陶研究会连续13年举办了十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而且每年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涉及哲学、医学、电影、教育、历史等多个方面,今年我们把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我要特别感谢台湾的作家和评论家朋友们能够接受我们主办方的邀请,莅临山西介休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在大陆方面,出席研讨会的作家和评论家是以民进会员中的人文学者为主。我们民进目前有14万会员,其实在我们的前辈中有很多文化界的名流,如柯灵、郑振铎、唐弢、冰心、傅雷等一批文化大家,更有现在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中青年会员。
在这里,我特别要对跨过海峡来参加研讨会的台湾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我们本是同根生,说不定我们的祖先都是从山西的大槐树下走出去的!我是学工科的,我专门上百度查了一下“文学”的含义,“文学”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我们用的是同一种语言文字,我们的共同的探讨是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的。我们同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又同样面临着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中中与西、古与今、雅与俗的拷问,我们都在思考着,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随着西方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文化自信”已成为了热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多元文化。我们要从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角度,既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同时又不带偏见地借鉴和吸收现代文明的一切精华,自觉自主地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或适应。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进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代的积贫积弱之后,我们也特别需要自信,但是我们也需要谦虚,不能从自信走向自以为是、夜郎自大。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今的时代相融合,仍需要两岸学者携手努力。
山西素有中国地上文物第一的说法,但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中国3000年的文明史是有文字记载和实物印证的,而5000年的文明史的早期有很多是传说。但是就在几个月以前我看新闻,今天中午山西省的同志也向我介绍了在山西正在挖掘的,据说是尧帝的故都,发现了大量的文物,而且这个故都的面积是现在紫禁城的四倍。如果这个传说经过进一步考古发掘得到证实,那么我们有实物印证的文明史就往前推了1000年。大家都知道尧舜禹,知道禹开启了夏代、夏代以后是殷商,但是我们有明确文字记载和实物印证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是从殷商开始的,因为从殷代开始我们才有甲骨文,通过甲骨文大家才认识了殷代的历史,而在这之前靠的是传说。如果尧帝故都被考古发掘证实了的话,那么我们有实物印证的历史就是4000年。所以,我觉得中华民族的这一份文化遗产非常得厚重,它的厚重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带来了繁重的任务。我想每一个中华子孙都不会忘记祖先,圣宗轩辕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在山西开研讨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希望在大家研讨的同时,到周边走走看看,从中发现这份文化遗产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所焕发出的新的活力,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触动。
2016年5月19日 山西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