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小苗长成大树——在2016年“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颁奖大会的发言

作者:叶小沫《2016叶圣陶研究年刊》

  今天,能作为叶圣陶的后代,代表叶家来参加“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颁奖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心情也格外激动。

  首先要向所有“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你们是第一批获得这个奖的教师,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和纪念的事情。今年这个良好的开端,预示着这项专门为教师设立的文学奖,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和支持,会对教师的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会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今天,“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还是一棵刚刚出土的小苗,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广大热爱文学创作的教师的辛勤浇灌和精心培育,这棵茁壮的小苗一定会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两年前,大赛组委会的王世龙老师征求我和弟弟永和的意见,希望把已经举办过两届的“教师文学奖”冠名为“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我们同意了这个提议。原因有两条。第一,爷爷自己就做过教师,可以说,他的写作生涯就开始于他的教师生涯。他把写作和教育相辅相成地融合在一起,伴随和成就了他的一生。人们在提到爷爷的时候,文学家和教育家从来都相提并论。第二,爷爷一直都把培养和鼓励教师进行文学创作这件事放在心上,为此他和教师们做过很多次亲切的交谈,给教师们举办过很多次讲座;他认真地回复教师们的来信,解答教师们提出的在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倾心写过很多文章和书,指导教师们如何写作;他还满腔热情地把繁荣儿童文学创作的希望寄托在教师们的身上。从上面说到的方方面面看来,爷爷既是一位身体力行有所成就的践行者,又是一位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的导师,因此我们相信,用叶圣陶的名字来为教师文学奖命名,一定会得到广大热爱文学的教师们的支持和认同。

  让我们感到十分欣喜的是,这第一次的征集活动就得到了教师们的热烈响应。在这次征集的作品中,参赛的教师有的来自大中城市,有的来自偏远山乡;有的来自高等学府,有的来自基层学校;有在文学创作上已经获得过多次大奖的著名作家,也有刚刚迈入文学创作队伍的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征集来的作品,无论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还是散文和诗歌,内容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教师队伍的创作热情和文学水平,得到了参加评选的专家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看起来,爷爷虽然已经过世近三十年了,但是对于教师,特别是热爱文学的教师来说,他依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他仿佛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就像一位可亲可敬的谆谆长者,站在大家的身旁,满怀希望地看着大家前行。他说过的话,他写过的文,他做人的风范依然激励着,感召着广大的热爱文学的教师。我想,如果爷爷还健在,如果他今天来参加这个大会,他一定会为教师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他一定会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和大家说上几句话,因为在以往的那些年里,每次见到教师,他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同行和朋友,就会说说他的心里话。

  爷爷一生都主张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在一篇谈小说创作的自述里他说:“我当过许多年小学教员和中学教员,对教育界的情况比较熟悉;看到许多不能满意的事,常常提起笔来刺他一下,希望当然寄托在所刺的反面。”当年爷爷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我的父亲统计过,在爷爷的短篇小说里,取材于教育题材的大约占了五分之一,而爷爷唯一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也是一本取材于教育题材的小说。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年代,教育都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大事,现在的教育无论在方针政策还是教育教学上,都有着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爷爷为之奋斗了一生,最终还是抱着太多的忧虑和遗憾走了。现在的我们,能不能像当年的爷爷那样,拿起笔来,把看到的许多不能满意的事,也常常地来刺他一下呢?我们能不能也像当年的爷爷那样,把希望寄托在所刺的反面呢?

  当然,时代不同了,如今我们可以写的绝不止是教育上存在的那些不能满意的事情,更多的可以写的,是那些勇于在教育改革上做出大胆尝试的教师;那些热爱教育事业,几代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之家;那些坚持几十年在贫困山区执教,送一个又一个孩子走出大山的教师;那些自愿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去农村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年轻的志愿者,还有许多普通的教师日复一日的教书生涯,他们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去书写和赞扬。教育战线正是广大教师工作、生活和战斗的地方,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步爷爷的后尘,写出更多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改革、反映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反映孩子们的校园生活的好作品。

  明年是爷爷踏上甪直这块土地100周年的日子。100年前,爷爷怀揣着教育改革的梦想,来到了这个远离大都市的江南水乡。到了这里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始创办自己理想的教育。到了这里他开始接触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感情,写出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尽管在来甪直以前,爷爷已经做过几年教师,也已经写过和发表过一些作品,可他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造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他称甪直是自己的“第二个故乡”。爷爷对甪直的爱始终如同远离家乡的游子,家乡人民对爷爷的爱始终如同盼儿归来的母亲。1988年,家乡人民在甪直建立了叶圣陶纪念馆,这一年的年底,他们又把爷爷的骨灰从北京接回甪直。至此爷爷真的回家了,安安静静地长眠于他和孩子们一起劳动过的土地上。家乡人们的这份情这份爱,使来到甪直的人们,能有机会比较详细地了解爷爷的一生,能有机会拜谒爷爷的墓,这份深情厚意,我们永远不会忘怀!

  今天是10月28日,是爷爷叶圣陶诞辰123周年的日子。衷心感谢中国文学研究会和甪直镇人民政府的精心筹划,把举行“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颁奖大会和纪念爷爷的诞辰安排在同一天。你们的友好合作,是这项专为教师设立的文学创作奖,能一届接一届办下去的重要保障。你们为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文学创作队伍做出了意义非凡的贡献。真心感谢叶圣陶实验小学为我们准备了这样隆重的颁奖会场,衷心感谢苏州市教育局请了那么多的教师,特地从各个学校赶来参加这个大会,使得这个颁奖大会显得分外的热烈和隆重。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参加这次“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所有教师,你们虽然没有获奖,没能来到甪直,但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才会有今天这样成功的颁奖仪式。相信你们一定会坚持在热爱文学的这条路上走下去,在今后的大赛上获奖。还要感谢参加这次评选工作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要在那么多的作品中评选出优秀的获奖作品,其中的甘苦我们心里都知道。让我们诚心诚意地道一声:辛苦啦,谢谢你们!

  谢谢大家!

(作者:叶小沫,来源:《2016叶圣陶研究年刊》,在2016年“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颁奖大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