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苑  >  主题学习

为什么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发布时间:2018-07-04  来源:求是

放大

缩小

  二、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四个坚持集中表现在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力量。有人担心,在经济工作中强调党的领导会不会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担心没有必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动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所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强调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释放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但不会干扰市场作用的发挥,而且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政府作用更好发挥的根本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是有机统一的,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大前提下,党委和政府的职能各有侧重和分工。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等重大问题,一般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而经常性工作,则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决策和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使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各级党委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实施对政府部门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当前,我们正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其中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一改革将推动党和政府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使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遏制腐败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党的领导弱化就会使腐败蔓延,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治理腐败的良方。我们党有着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对于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纪律和规矩要求日益强化,经济管理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对于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要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提供清廉服务;对于国有企业,切实纠正了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不严的弊病,既减少了腐败发生,又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实证明,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把反腐倡廉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加强。

作者:荆 棘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