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繁星  大海  玫瑰

发布时间:2019-03-04  来源:冰心文学馆微信公众号

放大

缩小

  九、玫瑰中人

  3月18日下午,在送别先生之前,全家人相约到了最后的送别地,为了完美地实现玫瑰方式,他们需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任何的一个细节都应该是完美的,而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完美。从音乐的试听,花篮的摆放,大门前的横幅一一都考虑到了,至于其它,这里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可以略去,每一个爱先生的人都只会将那一套程序发挥得更好。

  一切都按照玫瑰方式进行。

  方小宁从广州带来的玫瑰,陈雨化从昆明空运来的玫瑰,还有耿军那特殊的200支玫瑰,19日早晨七点,便开始运抵第一告别室。

  家人在8时前抵达北京医院,先生的遗容,经过马燕龙师傅的精心梳理,已经进入北京医院的告别室,陈钢在那份传真中就提到了马师傅,陈钢说一定要请马师傅亲自为姥姥整容,姥爷走时是他整的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都是他整的容。马师傅虽然已经退休,但当他知先生即将远行时,他说,他也算是先生的小读者,他要亲自为先生梳理。经过马师傅梳理后的先生,端庄慈祥。刘延东、翟泰丰、高占祥等赶到医院为先生送行。北京医院的吴蔚然教授与病区的医务人员都来送行。最后一次的住院,医务人员与先生相处了四年多的时间,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今天,先生就要从医院离去,且此去不会再有回返,想到平日先生的顽强与幽默,理性的医务人员也都落下了眼泪。

  8时10分,先生从北京医院启程西行。先生最后一次从天安门前经过。这是最初影响先生走上文学之路的广场,五四运动的发详地,先生也是那场轰轰烈烈运动中的一员。1999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给中国带来科学与民主的伟大运动,已有不少的报刊从年初就已开始向先生邀稿,向这位世纪老人,五四运动最后的一位元老邀稿,那时,人们都相信先生生命力的顽强,都盼望先生能再跨入下一个世纪,然而,先生却在今天,默默地向她的广场作最后的告别……先生您是不是曾经说过,当你第一次在天安门前看见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您感到眼花缭乱?

  人们不能留下先生,只能留下先生的五四精神!

  9时许,先生来到她漫长人生的最后一站,就在这里,人们将以玫瑰方式最后送别先生。我在门前大红的签名本上签名,在“送别冰心”的第一告别室的门前,人们陆续的来到,我的朋友告诉说,今天北京的气温只有5度,寒风中,我却似乎没有感到寒冷,陈钢设计的向姥姥告别的背景音乐在寒风中低回,那是大海的声音,那是广博的心境,当悠扬的小号在远方吹响,太阳正从大海上升起,那是多么观壮和温暖,我在号声的召唤下,来到先生的身旁,先生就熟睡在玫瑰花中,听着枕边阵阵涛声,我看到的先生,安祥而端庄,就像我在1993年见到她时的情景,她的嘴角微微的向上翘着,这是一个永恒的留在人间的微笑,她对所有与她告别的人微笑,她笑得是那样的慈祥和优美。先生自从2月28日晚入睡以后,长睡了20天,先生漫长一生的一百年,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她在风雨中跋涉,在世纪中行走,为了心中的爱,为了一生的追求,她保持高贵的步伐和高尚的品格,纵是在苦难之中也保持了她的尊严和优美,她确实是太累了,这回,先生在长睡20天之后,又对每一个向她走近的人露出了微笑,这是所有爱她的人极为熟悉的慈祥的微笑,让每一个来到她的面前,向她鞠躬向她献花的人,都感到亲切和优美。先生身上洁白的床单,布满万千的玫瑰花瓣,尤如先生平日爱穿的旗袍,白底玫瑰色的素洁、高雅而华贵的旗袍!先生一生爱穿旗袍,各种款式与花色的旗袍,吴青说,妈妈对旗袍有极高的鉴赏力,尽管她的个儿不高,但穿上经过她自己挑选的旗袍,立时亭亭而立啊,我理解此时的先生,便是身着深红玫瑰花瓣缀成的旗袍,亭亭立于大海的岸边,听着涛声,沐着阳光,亲切地与每一位向她走近的人道别!

  音乐是大海,波动着的淡兰的幛帘也是海的色彩,在这海的背景与底色上,留下了先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对人间的叮咛。生前,先生总是小声地平易地与人们交谈着爱,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她最后留给我们的也是爱,她的爱的格言就波动在她的大海里,也波动在人们的心海,人们在向先生献上一支支的玫瑰花后,就来到了海边,先生的大幅照片立于海的波浪之中,这里的先生,面对的就不是一个人,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高高地面对着所有的来向她送行的人,面对着因为不能来代之以花以花篮以花圈的人们,诉说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来到她面前送行的人有:李瑞环、李岚清、丁关根、王光英、程思远、吴阶平、何鲁丽、许嘉璐、王兆国、赵朴初、雷洁琼、罗青长、钱伟长、陈俊生、陈孚凌、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王文元等,有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全委会的几百名委员、主席团成员,有从福建家乡专程前来的潘心城、陈奋武、吴文达、储榕霖、林灼铭、黄玉钗等,从日本专程而来的女作家冈田祥子,有在美国先生的母校威尔斯利女子大学任教的英国人柯玛凯教授,有美国公使的夫人,有黎巴嫩大使派来的代表,有北京166中学的学生,有先生多年的老朋友,有许多与先生不曾谋面的小读者,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他们从寒风中来,他们来到先生的面前,再一次沐浴爱的温暖,听听大海的声音。那些因事不能前来的代之以花的则有: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建行、李铁映、贾庆林、温家宝、曾庆红、万里、乔石、荣毅仁、丁石孙、成思危、叶选平、巴金、卢嘉锡、习仲勋、彭冲、费孝通、孙起猛、杨静仁等。

  一列一列的人走过,从先生的面前走过,一列一列的人又走近了先生,他们为先生献的红玫瑰,一层一层地覆盖着先生,先时的玫瑰花瓣缀成的旗袍,又缀上了一支支鲜红的玫瑰,成了深红而厚实的的锦面,成了鲜红玫瑰的披肩,一时,先生成了花的精灵,爱的天使,深爱先生的人为先生完成了最后的一个造像,这是先生一生以爱换来的殊荣!100支玫瑰献上了,500支玫瑰献上了,1000支玫瑰献上了,1500支玫瑰也献上了,寒风里,还有人在路上匆匆赶来,纵还有万千支玫瑰,岂能回报先生一个世纪对人类的不尽之爱?

  11时45分,已近午时,先生说,朋友,再见了,她要回家了,她要远行到那边去,她的老伴吴文藻在那儿等了她14年,她现在就去与吴先生相会……一声汽笛的长鸣,那长鸣的汽笛似是来自水兵的军舰上?先生就这样离去了,在汽笛的长鸣声里,在大海的涛声之中……而正当汽笛鸣起,先生启程之时,忽然远天的寒流,凝成的万千雪粒,一时自天穹纷纷洒下,洁白晶莹,落地有声,如雪之莹冰之心,人们惊呼,是的,那是冰之心,那是冰心,归为自然的冰心!

  一时,人群寂静,大地寂静,天穹寂静,任洁白而晶莹的雪粒,轻轻地洒在大地,洒在枝头,洒在送别的人身上,我用手轻轻地托起那洒下的雪粒,不觉冰冷,却似有一种不曾体会过的温暖!

  1999年3月7日、14日与20日,于福州、北京

  作者为冰心文学馆原馆长。

 

作者:王炳根     责任编辑:张歌

上一页 1 ...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