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石景山区工委创建情况纪实
二、巩固发展、培养后备,切实搞好组织建设
中共中央198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意见》,2005年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的意见》,民主党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2年,民进北京市委会下发了《民进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会员发展工作的意见》,工委加大了组织发展的力度。
截止到2015年5月底,会员总数183名,大学以上学历,占会员总数的55.2%,其中博士4人,硕士10人,高级职称57人,占会员总数的31.1%。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切实搞好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发展工作,加强对年轻会员的培养,以增强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是保证工委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是提升工委整体素质的关键。工委要求每位工委委员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和会员民主监督,领导班子进一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年终总结工作时,工委成员都要述职,请会员代表测评。为使工委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委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如工委和支部主任学习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组织工作制度、会员信息奖励制度以及会议纪要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夯实基层支部建设
为了加强支部领导力量,工委实行了主委副主委联系支部的制度,同时抓好对支部主任——特别是年轻支部主任的培训工作。明确工作目的,学会工作方法,保证支部健康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0年8月,工委还特别成立了经济支部。
为增强支部的亲和力,要求各支部结合工委中心工作和会员的需求开展支部活动。工委每年还要根据支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会务活动效果等几方面评选先进支部。
多年来,各支部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金苹古西支部的医疗咨询进社区、古东永乐支部考察杨庄福利院、经济支部的社会服务、退休支部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都搞得有声有色,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6年,金苹古西支部和退休支部在民进北京市委会“特色支部”,活动评比中获奖。
2014年,石景山区工委获得民进中央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丁永红获得民进中央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负责人; 金苹古西支部获得民进北京市委会优秀支部综合优秀奖;经济支部获得优秀支部突出进步奖;于静慧获得优秀会务工作者奖。
(三)注重后备人才培养
石景山区民进组织从建立第一个支部起,就非常重视会员的发展工作,既重数量,更重质量。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扩大界别,努力把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吸收入会。
一直以来,工委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教育,除了在新会员入会前进行外调和谈话外,更重视对他们入会后的教育和培养。组织他们参观民进中央会史展览,向他们介绍统战知识,请老会员讲述在民进组织教育下的成长经历……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培养他们的党派意识。工委每年都要召开几次专门会议,按照民进北京市委会和石景山区统战部的要求,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锻炼。一方面,通过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一方面让他们参与调研或承担会内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工委的发展工作得到了民进北京市委会的多次好评,2013年获得民进北京市委会颁发的“发展工作先进组织奖”。
(四)发挥老会员作用
老会员具有丰富的参政议政经验,是组织的宝贵财富,也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工委非常关心老会员,逢年过节或有老会员生病,工委都走访看望。为了能让老会员开展适合于老年人的活动,单独成立了退休支部。同时,工委还为老会员展示才华搭建平台,赵志欣、丁永红等会员退休后,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社区、学校及广大会员们进行专题讲座。
为发展老会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工委还邀请老会员参加调研,特别是遇到国家大政方针出台或民进组织召开重要会议、组织重大活动时,工委领导都单独拜访或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