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进闸北区委会创建情况纪实

发布时间:2019-06-03  来源:摘自《民进会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放大

缩小

  2.社会服务

  1983年,民进闸北区委会创办兴华业余进修学院。学院参与建筑行业岗位培训,至1990年培训各类学员两万余人。

  1983年,会员金明华、马克南、吴越、丁鸿飞参加民进市委会支教代表团,赴云南丽江智力支边,培训当地中小学教师。1984年,民进市委会组成以民进闸北区委会为主体的赴丽江智力支边代表团,朱正谊、吴越为正副团长。区教育学院支部3人连续两年参加此项活动。

  1987年,民进闸北区委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办的上外夜大学分校办学成绩斐然,参加全市外语知识竞赛,在二十余个教学点中名列前茅,闸北学员占获奖学生的五分之一。沪北艺校举办的残疾学员班有特色,会员邵循基培训的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中培养出上海市第一个肢残人乒乓球世界冠军。

  1997年起,民进闸北区委会组织区医卫界的会员与共和新路街道敬老院结对,开展敬老服务。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民进会员捐款5000元;向云南省民进组织捐赠书籍六百余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2001年,民进闸北区委会向贵州省民进捐款5000元,援建希望小学;向久隆模范中学捐款3000元。2005年4月,民进闸北区委会与宝山路街道党工委签定共建共育工作协议。向宝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捐赠图书四百余册,向社区爱心超市捐款1万元;高考、中考前夕,由民进市北中学、六十中学和青云中学三个支部的会员为街道的高三、初三毕业生开展辅导答疑活动;为社区老人作心理辅导,并与宝山街道合作开展《关注老人心理健康,提升老人生命质量》课题研究。

  2007年,民进闸北区委会以共建工作为纽带,拓展为社区服务的新领域,为宝山路街道所属基层干部和助老巡视员60人开设了“社区心理辅导员资格培训”,通过考核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颁发了《上海市社区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2008年,民进闸北区委会培训社区心理辅导员300名,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民进闸北区委会还举行了“同舟见真情,携手与英才”结对帮困仪式,区委会和会员卢民分别认助两名大学生,并长期开展此项工作。

  2009年,民进闸北区委会与宝山路街道开展了以“迎世博”为主题的新一轮结对共建签约活动,民进闸北区委会迎世博讲师团在“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中,帮助宝山街道开展世博全民培训工作;继续深化“独居老人”课题研究,在社区开展“独居老人心理关爱分层策略研究”,为社区“心灵家园”的完善和社区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2010年,民进闸北区委会与宝山路街道合作,共同做好社区治安综合顽症暗访工作。组织会员到青云路、虬江路市场进行暗访,走访宝山警署,了解治安顽症高发路段;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区统战部监督员工作,区委会被评为区统战系统服务世博先进集体。区委会还承担了由区民政局发起、上海市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运作、秦启庚教授领衔的“助公益组织创和谐社区”快乐成长青少年心理服务项目,对社区40个家庭开展“快乐成长”心理指导,得到社区受益群众的较高评价。区委会还组织会员积极参与抗旱、抗震救灾捐款工作,共募集善款12050元,上交民进市委会;组织青云支部两位教师在暑期参与民进市委会黔西安龙县的智力支边活动。

  2012年,民进闸北区委会与宝山路街道以“携手共建创和谐,同心协力谋发展”为主题,签定第三轮共建协议;2012年至2013年,根据社区旧区集中、低收入外来人口集聚的特点,民进闸北区委会开设了外来低收入家庭都市文化建设“与上海同行——民进会员社区大讲堂”培训项目,组织会内专家开发编写了包括《走向文明》《上海人与上海》《身边的法律事件》《开开心心地生活》《家庭基本医疗保健》和《我们怎样做父母》等6门课程的教材,完成了两轮培训活动;民进闸北区委会响应民进中央智力支边“同心·彩虹行动”号召,承担了民进市委会西部20名中学教师、15位校长培训工作,民进会员任校长、副校长的民办新和中学、新中初级中学和市北初级中学承担了培训任务,1名会员参加了民进上海市委会讲师团赴贵州省金沙县讲学支教活动;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消息传来后,民进闸北区委会募集会员善款12370元,上交民进上海市委会。

作者:杜国英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