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苑  >  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与历史生成

发布时间:2019-06-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放大

缩小

  注释:

  ①(13)(14)(38)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198、143-144、215-219、610页。

  ②③④夏新华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153、127-128页。

  ⑤(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360、1360页。

  ⑥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90-91页。

  ⑦邓丽兰:《顶层设计的迷思——略论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强有力政府”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⑧郭德宏、刘晶芳:《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⑨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吴松等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0页。

  ⑩(11)林代昭、陈有和、王汉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51、68页。

  (1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义和团》(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81-82页。

  (15)转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92页。

  (16)袁继成、李进修、吴德华主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0页。

  (17)徐茅:《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06-308页。

  (18)(2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86、196页。

  (19)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孙中山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16页。

  (22)(41)(42)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695、696页。

  (23)(24)李新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64、131-132页。

  (25)(31)陈旭麓主编:《五四后三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3、322页。

  (26)郭德宏、刘晶芳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一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2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633-635页。

  (28)(2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33、232页。

  (30)李新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38页。

  (32)周琪:《从国民党“五全”大会到西安事变前国共的秘密接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3)转引自曾辉:《1927-1931年间中国青年党与国民党关系述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4)(3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70、930-931页。

  (35)韩延龙、常兆儒编:《革命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5、28页。

  (36)郇雷:《“三三制”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雏形》,《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第5期。

  (39)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8-143页。

  (4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页。

  (43)齐卫平、童庆平:《政党协商民主建国的奠基石——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4)(46)宁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奠基石——纪念“五一”口号发布55周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5)罗振建:《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历史启示》,《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7)《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18年3月5日。

作者:张师伟     责任编辑:吴桂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