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萍的人生“针”法
导语:
1月24日,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联合组织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民进会员、著名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光荣入选。
姚建萍,1967 年出生于苏州镇湖,被誉为“苏绣皇后”。
1998年,她创建了苏州镇湖刺绣研究所,2002年创办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她的作品四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十余次获国际大奖,两次搭载卫星飞天归来,多次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及知名人士,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多家重要机构及个人收藏。
姚建萍是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艺术英才、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会理事,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白居易笔下的太湖静谧而深远。
太湖之滨,时近春分,料峭微寒。苏州镇湖的新盛茶园,一位柔弱的江南女子,一袭朴素的蓝绒长衣,伫立于茶山山腰的石径之上,远远眺望那“三万六千顷”的浩渺烟波。
她就是被誉为“苏绣皇后”、“沈寿传人”的姚建萍,一位视苏绣艺术为生命的非遗传人。
脚下是曾经熟识的野菜,身旁的新茶业已吐露嫩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姚建平回首往事,思绪万千——
“这座山背后原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到我的家乡——新盛村。幼时的我们就是顺着那条小道翻越山丘,再沿着太湖的堤岸去几里地外的学校上课。那时候,总觉得这条路好长好长。”
的确如此,时光荏苒,四十余载春秋如白驹过隙,而姚建萍在苏绣艺术的探索道路上已臻于极致——著名苏绣艺术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第八届中国文联委员、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度“山花奖”得主……诸等殊荣,不胜枚举。
从1996年为马来西亚总理创作的苏绣作品《马哈蒂尔》开始,姚建萍的作品已经数十次作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予外国政要。
现如今,姚建萍身后的那条小道早已被密林覆盖,山顶上建起了溢香的茶社,笑迎着四方宾朋。山脚下的环湖堤岸也拓宽了许多,铺上了厚厚的柏油,“变身”为曲曲弯弯的景观大道,每逢节假日便游人如织。
“我就是从这样的一条路中走出去的,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姚建萍心中,路不仅在脚下,更是在心中;路,虽然崎岖坎坷,充满荆棘,但只要坚信、坚持、坚守,必能达到至真至美的艺术彼岸。
有人要问,一位普普通通的绣娘,是凭借何种“神力”艺压群芳取得了今天如此这般荣耀?
“你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愿乐欲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