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IMG src="/webpic/data/2007/200703061emanUlQ5f.jpg"></P> <P><BR> 今年两会期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共提交了25份党派提案,其中一份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月5日下午,民进中央原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虞音及我会教育界专家诸平、程方平就农村教师培训及城市与农村教师交流等问题接受了中国教师报记者茅卫东的专访。</P> <P>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遍缺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农村教师缺编,老龄化严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面临断层;流失严重,教师无序、逆向流失,加剧农村贫困地区师资匮乏;补充不足,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教师供给和补充极为困难,不少新分配的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来了,不久也很快流走;素质偏低,教师素质与能力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待遇不高,教师生存状况极为艰难。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代课教师”问题亟待解决。</P> <P> 虞音指出,从我们调研的亲身经历来看,近几年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政府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学校之间建立手拉手的联系、东部城市教师与西部农村教师交流等,但是目前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P> <P> 程方平和诸平指出,目前在政府的协调下,很多占有丰富资源的城市学校在师资、设备上对农村学校进行了支援,但如果这样一种输出一直是单向的,那么必然不能长久。因为输出方也存在经费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将这种行为制度化,并明确支援关系的“责权利”,适当对输出方进行补偿,这种关系才能持久下去。</P> <P> 针对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有些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加以控制的问题,程方平指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向城市流动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人民追求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的体现。而作为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也很正常。一方面农村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自己本身知识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诸平指出,以行政手段控制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本身就是没有法理依据的,而且也是控制不住的。政府应该做的是想方设法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留住人才,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来硬性控制。</P> <P> 针对师范生免费问题,诸平指出,不是师范院校教育免费,而应该是对毕业后做教师的师范生免费。同时要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与毕业生服务期并举的制度。要明确规定准备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毕业后需在教育领域内从事教师职业,至少要完成服务期(一般为五年),违约者应按协议进行赔偿。还应明文规定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不得随意录用、抽调服务期教师,切实杜绝师范生毕业后的流失问题。</P> <P> 几位专家还指出,在农村教师培训方面,机制还不健全。一线教师培训机会少、时间短,培训方式单一,基于调研基础上开展的有针对性、符合其培训需求的有效培训机制尤为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的有效提升。建议整合培训资源,使业务型的教研与理论型的进修相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共同着力于构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整合本地行政教研力量和教师培训机构,形成区域性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P> <P> 虞音指出,民进正在针对农村教师培训进行一项调研,探索一条农村教师培训的新路,调研预计将持续三年,目前第一阶段的调研将近完成。初步形成的想法是进行“校本培训”,由优秀教师对农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对学校其他老师进行培训,以此来实现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P> <P align=right>(责任编辑:温迪)</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