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潘贵玉: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
 
 
<P align=left><BR>    3月10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委员郑斯林、潘贵玉、李宝库、李伟雄、杨魁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P>
<P>   <STRONG> [人民日报记者]</STRONG>有人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请问潘贵玉委员,您对此有何看法? </P>
<P>    <STRONG>[潘贵玉]</STRONG>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问我过。我做一个数学游戏,人口老龄化是把老年人的数作为分子,把人口总数作为分母,得到一个数字,如果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10%,国际上一般认为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来分析一下分子和分母。首先分析一下分子,分子就是老年人的总数,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出生的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更没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关这个问题发生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第一,解放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从解放初期人均期望寿命35岁到现在的72岁,增加了分子老年人的数目。(郑斯林:如果平均35岁,就没有60岁以上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P>
<P>    第二,同样是解放以后,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种战争年代、动乱年代被压抑了的结婚生育欲望得到极大的释放,因此解放初期,我们国家产生了一次“婴儿潮”,就是大家都想生孩子,那时候生四五个、五六个,那是常见的事。这些孩子现在正陆续进入老年人队伍,所以使这个分子还有进一步快速增加的可能性。 </P>
<P>    下面谈一下分母。分母就是总人口数,由于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们国家少出生了几亿人口,使这个分母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这个层面来说,计划生育使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加速到来,这是客观存在的。 </P>
<P>    但是大家必须看到,在我们无法改变分子的情况下,现在对老年人的抚养负担一天天加重,而对于未成年人的抚养负担,由于少生了孩子,没有进一步加重,这就避免了一方面要抚养老人,一方面要抚养未成年人的“两头沉”现象。同时到本世纪中上叶,由于成功实施了计划生育,少生了几亿人口,将使老龄化程度有所减缓。 </P>
<P align=right>(责任编辑:温迪)</P>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